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百花园中一朵绚烂多姿的奇葩,藏族题材电影发轫于新中国成立之时,此后便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进入新世纪后,藏族题材电影呈现出井喷之势,量多质优,广受好评。除了汉族导演在电影创作上持续发力之外,这期间出现了藏族本土导演,他们以本民族自我言说的方式发声,为电影融入了新鲜的血液,自此国产藏族题材电影获得了更加多维的呈现。在此背景下,研究新世纪以来的国产藏族题材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关于“藏族题材电影”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辨析归纳前人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遵循饶曙光“题材说”的观点对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前提下查阅相关资料,限定出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对国产藏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特征,有助于实现对研究对象在纵向历史上的整体认知。与此同时在文化视野角度下将新世纪的藏族题材电影大致分为主旋律影片、商业片、文艺片三个类别进行分析,能够对国产藏族题材的发展现状在横向上有清晰的理解和宏观的把握。藏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像所呈现出的文化内容也纷繁多样,但对藏传佛教文化精神的诠释与传递却是新世纪国产藏族题材电影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也是最具藏民族文化特征的特色所在。以此角度为切入点,本文从藏族民众的婚恋观及生死观两个方面来解读电影的藏传佛教精神主题。新世纪的藏族题材电影在艺术上也呈现出独有的声画特征,镜头与色彩的运用、音乐与语言的使用都带有浓厚的“藏味儿”。但不容忽视的是,新世纪的国产藏族题材电影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误读、浅表性诠释及边缘化生存危机等,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并对国产藏族题材电影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