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达干涉测量是一种获取地表形变、监测断层错动的有效方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覆盖范围广及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2008年于田Mw7.2地震,实地研究困难,且缺少地面台站及GPS与水准测量数据。基于ENVISAT ASAR升轨数据与降轨数据各两景,利用InSAR得到并研究于田Mw7.2地震同震形变场,揭示同震形变分布情况并判断其破裂方式;采用梯度下降法(SDM)反演本次地震断层滑动分布,并分析断层活动性;使用PSCMP正演模拟于田Mw7.2地震南北向形变量,并结合升降轨同震形变场,基于模拟法解算模型,解算三维同震形变场,得到地面真实形变;利用2008-2010年间获取的18景ENVISAT ASAR升轨数据,基于相干点目标分析法(IPTA)与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法(SBAS)对相干点的差分干涉相位做回归分析,迭代计算出线性形变速率,DEM误差改正,残余误差等,然后分离残余相位获取非线性形变分量,最终得到点目标的形变。同震形变场分析表明,2008年于田Mw7.2地震以正断为主,且带有走滑运动特征,破裂带走向为NNE向。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结果表明:断层沿走向被分为四段F1、F2、F3、F4,其滑动分布集中在0-14km区间;F1段平均滑动量为0.90m,最大滑动量位于深部3.10km处,约3.16m;F2段平均滑动量为2.07m,最大滑动量位于深部2.76km处,是断层最大滑动值,约5.31m;F3段平均滑动量为2.20m,最大滑动量位于深部1.17m处,约5.01m;F4段平均滑动量为1.26m,最大滑动量位于深部5.07m处,约3.13m;沿破裂带左旋走滑位移与垂直位移比值有增大的趋势;反演获得的地震矩=5.58×1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10;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结果表明,断层上盘整体表现为沉降形变,断层下盘整体表现为隆升形变,且沉降量明显大于隆升量,揭示正断破裂的特点;南北向与东西向形变分量合成水平形变场揭示,上盘靠断裂带附近上部表现为向西南运动,中部则表现为向东南运动,与断裂带走向近似一致,断层下盘靠断裂带附近上部与中部表现为向东北运动,下部则表现为向东南运动,证明破裂兼有左旋走滑运动。滑动分布反演、正演与三维形变场解算结果皆证明,于田Mw7.2地震破裂以正断为主,且带有一定的左旋走滑运动。相干点目标分析法结果表明,断裂带两侧存在形变差异,累积形变差约为0.0734m,且断层有一定左旋走滑运动。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法表明,震后形变场上盘除靠近断裂带F1段中部表现为沉降运动,其余部分以隆升运动为主,有明显的隆升中心,最大隆升量+0.0503m;下盘整体表现为沉降运动,有明显的沉降中心,且沉降中心接近断裂带F1段,最大沉降量为-0.1116m。震后形变量明显小于同震形变量,且上盘震后形变垂直运动方向与同震形变相反。推测于田地震震后形变以震后余滑为主,可能有孔隙弹性回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