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共享已成为个人、组织、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知识能够发挥最大价值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对知识的价值需求以远大于从前。知识共享个人知识在转化为集体知识的过程,不仅个人的价值得以提升,而且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知识与文化的融合,为企业不断的输入生命力与创新力。但在知识传播与转移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个人与环境因素的影响,降低了知识共享的意愿和效率。那么这些因素到底是如何影响知识共享,因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影响,也已成为当代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及认知理论,构建理论研究模型,深入探讨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并根植于组织的信任氛围与组织的公平环境,探讨信任与组织公平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影响。首先,本研究采用文献归纳法对心理距离、信任、组织公平和知识共享变量的定义、维度、测量及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以奠定本研究理论基础,并构造研究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共收集319份企业员工的有效问卷。并运用SPSS24.0和AMOS24.0数据分析软件,通过区分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再抽样技术等验证研究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心理距离对信任、知识共享有负向预测作用;即心理距离越大会抑制组织内部信任的形成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2)信任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信任在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负向预测作用中起部分中介效应。(3)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直接效应明显弱于通过信任产生的间接效应。以往研究未能对这种直接与间接作用的强弱进行比较分析,而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分析的Bootstrap再抽样方法,使得心理距离、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共同影响机理更为清晰。(4)组织公平作为整体变量时,随着组织公平程度的降低,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弱;而三重调节中发现,只有在高程序公平组中,当分配公平程度越高,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根据得出的结论,本文对当代企业如何提高组织中员工的知识共享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应时刻关注员工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降低不确定性;其次,增强组织内部信任度,消除人际壁垒;最后,加强公正的制度管理,完善知识共享制度,最终提高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藏彝两区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生态脆弱,高原、高寒、地质条件复杂,活断层多、地震多、烈度高,水多地少,山高地高人高水低,属工程性缺水的特点,经实地调研后,总结了藏彝
酵母β-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壁结构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酵母β-葡聚糖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提高酿酒酵母细胞壁中葡聚糖含量,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EN.PK.2C-1中过量表达了细菌来源的β-1,6-葡聚糖合酶基因gsmA,以及葡萄糖-6-磷酸变位酶基因PGM2和葡聚糖合酶(GS)的调控亚基基因RHO
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装备。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已将新型纺织机械列为"十二五"重点发展的十六个装备行业之一,其中"高效现代棉纺关键设备"项目对提高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1.0cm的骨缺损,实验组以纳米羟基磷灰
结合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运用Matlab开发相应的仿真软件及虚拟仪器,在信号的分解与迭加、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等实验的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节省了课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为适应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应对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多种整合来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而言,除了及时更新和补充现代遗传学的知识以外,尤其要重视实验技能培养的3个层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