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株洲市部分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生产环境中各车间工种的粉尘浓度水平,以及硬质合金粉尘样品中钴、钨元素的浓度,并进行危险度评估。找出硬质合金粉尘生产厂的高危人群,为硬金属肺病的前期预防和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1本次调查选取湖南省株洲市4家有代表性的硬质合金生产企业,包括1家大型、2家中型(A企业和B企业)、1家小型企业,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预调查,最终确定选取混料、球磨干燥、过筛、压制、烧结、深加工、喷砂、成检包装车间为研究对象。个体采样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布点、采样。采样时间为工人一个工作班的时间。定点总尘与呼尘采样的地点与个体采样地点相同,采样时间为30~90min。粉尘浓度计算参照GBZ/T19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调查问卷采用“询问式”调查方法,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基础上调查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姓名,民族,年龄,吸烟情况)、职业史(现工作单位、所在车间、工作变动情况等)、工作岗位基本情况(接触的职业有害因素、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个人防护情况等)。2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粉尘样本中钴和钨元素的浓度,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设6个点,钴曲线是0、0.02、0.2、1、5、10mg/L,钨曲线是0、0.1、1、5、25、50mg/L。方法的检出限钴的是0.009645mg/L,钨的是0.044193mg/L。钴的回收率为96.7~102.8%,钨的回收率为113.6~115.8%。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2.6%,钨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3.9%。样品在进样前经微波消解并定容至10m L。3对4家企业的粉尘和钴、钨元素分别采用新加坡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指数法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共收集个体呼尘样本203个,定点总尘样本101个,定点呼尘样本97个,其中大、中(A、B)、小型4家企业的个体呼尘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0.22mg/m3、1.10mg/m3、0.63mg/m3、0.32mg/m3,定点总尘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0.58mg/m3、2.90mg/m3、0.65mg/m3、1.02mg/m3,定点呼尘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0.19mg/m3、0.52mg/m3、0.26mg/m3、0.24mg/m3,4家企业定点总尘/呼尘浓度比几何均数为4.45,总粉尘浓度检测超标率为4.95%。大型企业中旧工艺较新工艺粉尘浓度较高(P<0.05)。2钴、钨元素检测的样本数量与粉尘检测数量一致,其中大、中(A、B)、小型4家企业的个体呼尘样品中钴浓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021mg/m3、0.084mg/m3、0.006mg/m3、0.192mg/m3,定点总尘钴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0.020mg/m3、0.090mg/m3、0.007mg/m3、0.204mg/m3,定点呼尘钴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0.003mg/m3、0.016mg/m3、0.003mg/m3、0.045mg/m3,总粉尘中钴元素检测超标率为17.82%。大型企业中旧工艺较新工艺的钴元素浓度高(P<0.05)。钨元素在大、中(A、B)、小型4家企业中个体呼尘样品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243mg/m3、0.839mg/m3、1.005mg/m3、0.371mg/m3,定点总尘中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233mg/m3、0.716mg/m3、0.269mg/m3、0.863mg/m3,定点呼尘中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037mg/m3、0.227mg/m3、0.067mg/m3、0.240mg/m3,总粉尘中钨元素检测超标率为3.96%。大型企业中旧工艺较新工艺的钨元素浓度高(P<0.05)。3对4家企业的粉尘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原料车间风险最高,其次为加工车间,成型车间和成品车间多为低风险。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法与风险指数评估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粉尘样品中钴元素在原料车间的风险等级最高,其他车间多为低风险或无风险,钨元素在所有车间的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或无风险。结论4家企业的粉尘以中型企业A的浓度最高,各个工种中混料、球磨干燥和过筛的粉尘和钴、钨浓度较高,旧工艺较新工艺的粉尘和钴、钨浓度高(P<0.05),原料车间(混料、球磨干燥、过筛)的职业健康风险较高。应重点加强对混料、球磨干燥、过筛工段的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并且加快压制、烧结、深加工由旧工艺向新工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