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作为一种工业材料,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建筑和电子消费类两大行业的兴起,为玻璃制品的制造、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玻璃成品的功能、美观程度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现如今市场上各种玻璃单机加工设备层出不穷,几乎囊括了玻璃制品的所有加工工艺。但是将这些加工工艺整合到一起,实现组线加工的智能化生产线还处于初步阶段,市场上也没有成型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题就被提出了,本课题与企业合作,意在将玻璃的几大工艺(磨边、打孔等)连到一起,实现组线加工时在机械结构上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玻璃输送要求。本文所设计的玻璃输送设备是玻璃深加工智能化生产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生产线智能化、柔性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送设备的结构和控制方式,对输送设备的设计至关重要。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根据合作企业要求,提出玻璃深加工智能化生产线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生产线的总体设计规划,整线加工流程,各个设备的初始状态设定和整线加工的相关技术参数。2)根据玻璃深加工智能化生产线总体规划要求,对生产线中的玻璃输送设备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阐述相关结构的设计原理、意图,列出相关结构的具体设计型号、参数,以匹配现有玻璃加工设备,使整线在机械结构上运行流畅、满足要求。3)对玻璃深加工智能化生产线中输送设备的核心子部件在ADAMS软件中进行仿真分析,构建该部件的参数化模型。根据该子部件的功能要求,测试该部件的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是否满足生产线输送设备的运行要求。4)根据仿真测试结果,进一步优化该子部件的结构,使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得到最优化结果。本文中的仿真优化只针对于输送设备中的某一个子部件,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真优化方法便于机械结构的设计,对机械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中的输送设备是玻璃深加工生产线的基础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型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