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怀特海过程神学之上帝观——回应南乐山挑战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特海过程神学的上帝观颇有开创性价值,为神学的转型拓宽了道路,同时其上帝的二重性及爱欲学说为我们更平和地理解世界,分享生活经验里每一瞬间,呈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从而也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的更多热情,对自然生态更多关照。  本文秉着历史发展脉络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以怀特海上帝观念的发展为线索,深入剖析和合理辩护怀特海过程神学的上帝观。怀特海的上帝观发展历程具有三大阶段性特征。首先是上帝的构想:从《科学与近代世界》到《过程与实在》。其次是对传统上帝观的批判。再次是阐明其开创性的上帝观之实质所在。其中每一阶段对其上帝观都有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完善。尽管如此,不可忽视的是,怀特海在架构其神学,并不总是像我们所喜欢的那样一贯。对于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文本中上帝与创造性的分离,是成问题的所在,但这一成问题的所在,是否就意味着怀特海哲学的一个致命缺陷?它是否损害了怀特海哲学在基础神学和哲学重构方面的潜在运用?本文就是以此为着重点,通过重新解读怀特海文本,应对南乐山的质疑与挑战并给予充分而合理的回应,为怀特海过程神学上帝观辩护。  本文从三部分对怀特海过程神学的上帝观展开解读和辩护:  第一部分,论述了怀特海过程神学上帝观的形成阶段。从其最初上帝的构想,继而展开其对传统上帝观的批判,之后阐明其上帝观的开创性主旨。  第二部分,“对怀特海上帝观的辩护——回应南乐山挑战”,这是第一部分内容的自然延伸。我回应南乐山之挑战的战略可分为两个层面。辩护的第一层面,从思辨体系的基本要素回应上帝和创造性的分离问题。这一层面推进的灵感,建立在对《过程与实在》的重新解读,同时未曾忽视寻求《观念的冒险》相关暗示性章节的解读及怀特海其他早期著作的基础之上。辩护的第二层面,主要回应南乐山围绕上帝与世界互动过程中,对怀特海上帝观所发起的挑战。对此,我结合怀特海与南乐山两人的相关文本文献进行解析和论证,以阐明南乐山针对怀特海所挑战的洞见性论断有哪些、不足够中肯的论断又在何处。  第三部分,评价怀特海上帝观的影响及意义。文章经由前两部分内容的诠释和辩护,最终回归落实到怀特海这一上帝观的影响及意义层面。首先揭示的是其对后学的影响和意义,主要是从过程神学传统内部与儒耶对话这两方面进行界定和衡量。其次,从我们当前的实际生活经验层面出发,就倡导过程关系的思维方式、推崇兼容并蓄的生态经济、崇尚爱欲和谐之美这三方面评价其影响和意义。
其他文献
该文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中心,以知识的明证性为核心探讨了意识与意义之间的关联性.该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我们认为20世纪初所发生的现代科学革命是此后哲学思考的源泉,
青年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而且往往领消费新潮之先。青年消费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追求自身发展和生活享受的消费也将成为他们消费的主流。因此,关注、分析
大卫·休谟不仅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是现代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休谟的正义学说
王弼,是魏晋玄学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圣人有情”是一个重要但是又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的部分,本文正是通过对王弼哲学体系中“圣人有情”这一思想进行深
对于现代技术,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技术乐观主义和以生态主义为代表的技术悲观主义。前者以现代技术对人类文明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论据,后者
人们正处于一个科技革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伟大变革的时代,知识更新、信息爆炸正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一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当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