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特海过程神学的上帝观颇有开创性价值,为神学的转型拓宽了道路,同时其上帝的二重性及爱欲学说为我们更平和地理解世界,分享生活经验里每一瞬间,呈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从而也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的更多热情,对自然生态更多关照。 本文秉着历史发展脉络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以怀特海上帝观念的发展为线索,深入剖析和合理辩护怀特海过程神学的上帝观。怀特海的上帝观发展历程具有三大阶段性特征。首先是上帝的构想:从《科学与近代世界》到《过程与实在》。其次是对传统上帝观的批判。再次是阐明其开创性的上帝观之实质所在。其中每一阶段对其上帝观都有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完善。尽管如此,不可忽视的是,怀特海在架构其神学,并不总是像我们所喜欢的那样一贯。对于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文本中上帝与创造性的分离,是成问题的所在,但这一成问题的所在,是否就意味着怀特海哲学的一个致命缺陷?它是否损害了怀特海哲学在基础神学和哲学重构方面的潜在运用?本文就是以此为着重点,通过重新解读怀特海文本,应对南乐山的质疑与挑战并给予充分而合理的回应,为怀特海过程神学上帝观辩护。 本文从三部分对怀特海过程神学的上帝观展开解读和辩护: 第一部分,论述了怀特海过程神学上帝观的形成阶段。从其最初上帝的构想,继而展开其对传统上帝观的批判,之后阐明其上帝观的开创性主旨。 第二部分,“对怀特海上帝观的辩护——回应南乐山挑战”,这是第一部分内容的自然延伸。我回应南乐山之挑战的战略可分为两个层面。辩护的第一层面,从思辨体系的基本要素回应上帝和创造性的分离问题。这一层面推进的灵感,建立在对《过程与实在》的重新解读,同时未曾忽视寻求《观念的冒险》相关暗示性章节的解读及怀特海其他早期著作的基础之上。辩护的第二层面,主要回应南乐山围绕上帝与世界互动过程中,对怀特海上帝观所发起的挑战。对此,我结合怀特海与南乐山两人的相关文本文献进行解析和论证,以阐明南乐山针对怀特海所挑战的洞见性论断有哪些、不足够中肯的论断又在何处。 第三部分,评价怀特海上帝观的影响及意义。文章经由前两部分内容的诠释和辩护,最终回归落实到怀特海这一上帝观的影响及意义层面。首先揭示的是其对后学的影响和意义,主要是从过程神学传统内部与儒耶对话这两方面进行界定和衡量。其次,从我们当前的实际生活经验层面出发,就倡导过程关系的思维方式、推崇兼容并蓄的生态经济、崇尚爱欲和谐之美这三方面评价其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