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的学生群体逐渐由“90后”大学生组成,这一新兴群体也成为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者和主力军。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伴随着全球化、互联网、高校教育大众化等因素。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带有时代的特点。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关系到祖国和民族未来。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真实的反映呼和浩特市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笔者对呼和浩特市地区的几所高校针对“90后”年龄段的大学生进行了思想状况的调查。设计了贴近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调查问卷,并认真的分析了调查结果。调查反映出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有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表现欲等特点。但也存在着价值取向务实、辨别意识有待于增强等问题。本文先总结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进而分析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原因,最后为高校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提出对策。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呼和浩特市高校“90后”思想状况。根据调查报告得出的数据显示高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思维活跃、他们有很强的进取心,希望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自信、辨别意识有待于增强、价值取向务实的缺点。消费上呈现理性和冲动并存的现象。第二部分:分析出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全球化给我国民主政治、文化意识带来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文化和信息因素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等。第三部分:提出解决呼和浩特市地区“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对策。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逐一因材施教即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分阶段发现问题并找出对策解决大学生急需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根据“90后”的特点分别从实践活动、教育者示范引导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和谐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的拓展和探索。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他们的价值取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呼和浩特市“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展开工作,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内容真正被大学生接受,最后内化为日常的行为规范。无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是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都能表现出“90后”大学生的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真正成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