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是指激发或培养人的工作动机,增强其行为努力,从而实现个体或组织目标的整个过程。本研究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主要是指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民政服务部门和社区社会工作机构中从事社会工作事务的社会工作者。研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丰富社会工作关于人员管理与激励的理论,也有助于稳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投身专业化社会治理与服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问卷。对219名重庆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民政服务部门和社区社会工作机构的在职社会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实地访谈37人。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的现状和特点,从双因素理论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最后从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行业和整个社会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主要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具体包括工作认同、职业培训、工作责任与挑战、奖励与惩罚、工作条件、薪酬福利、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八个维度。(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平均分为3.905,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在激励的各维度,人际关系与工作认同的评分较高,而薪酬福利和工作责任与挑战较低。(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呈现女多男少、专业背景多元化和收入水平偏低的特点。(4)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受婚姻状况、年龄、职位、培训次数、月收入等人口学统计变量的影响显著。总之,完善相应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利于吸纳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推动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一直存在的失地农民问题,大量农民工存在着再就业的需求。如何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培训,引导他们重新获得满意的工作,实施远程教育是一项可行的
水电机主轴系统的振动是目前水电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使水电站存在不安全隐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由于振动过大而造成水电机组的破坏的事件。这些振动中,小的能够影响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对城市市民的日常话题和心理结构产生非同寻常的影响.为了对城市市民最关心的社会生活话题与家庭生活状况加以了解,在全国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