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B<,2>与Bi系超导材料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X射线衍射方法、差热-热重分析系统的研究了激光辐射对MgB2超导样品的影响,发现正电子的寿命不仅与晶体的结构缺陷有关,而且与样品的密度,或晶粒间的孔隙度有关:孔隙度越大,正电子湮没寿命越长。对光照后的MgB2的正电子寿命谱的研究发现,随着光掺杂的增加,样品的缺陷运动机制发生变化,光照使得MgB2样品中的平均电子浓度增加,由3.43×1029m-3上升为3.54×1029m-3,得出由于光辐照激活缺陷的结论,这可能与Mg空位的产生有关。 氧含量是影响Bi系超导体超导电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Pb)2212,2223相超导样品,研究了制备工艺对Bi系超导电性的影响,找到最佳合成途径。不同氧压下700℃退火处理10小时后再次进行上述实验,分别对样品进行了XRD物相分析及计算晶胞参数、Tc测量检验超导电性、正电子湮没实验,结果表明:通氧和真空热处理都能起到调节样品载流子浓度的作用,由Tc与CuO层中载流子浓度的关系可以看出载流子浓度有一最佳值,此时超导电性能最好,而真空下O.1pa热处理有利于这一最佳值的出现,同时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检测到在氧元素最佳分布也出现在0.1pa真空热处理的样品中及不同的氧压退火热处理下Bi系超导体样品中CuO面的氧元素的分布转移和氧缺陷特性。
其他文献
晶场理论表明,稀土化合物中稀土离子的磁各向异性主要来源于晶体电场作用,即晶体中局域可电子磁矩受到周围离子或原子的电场作用后,将会形成反映晶体对称性的特殊的电子状态,使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