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续债是指债券到期日不确定,债权人不能确定获得本金的时间,但是可以定期取得利息的一种有价证券。长期限含权中票和可续期债等“永续类”金融工具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债券市场的金融工具品种。永续债作为一种兼具“股”和“债”双重属性的金融工具,其是否能被确认为权益资本或被确认为债务资本,主要取决于发行条款中是否设置了“延期付息”和“到期赎回”等条款。永续债纳入权益计量时,具有提高企业权益水平且不分散控制权,降低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优势,特别是对于需要补充流动性又不想承担过高资本成本压力的企业具有吸引力。但是永续债的续期成本高昂,实际存续期并非“永久”,而且会隐藏企业真实负债规模,产生债务风险等问题。2013年永续债首次在我国市场出现,2018年永续债相继进入行权期,发行人面临是否赎回永续债的问题。2018年9月,海南航空宣布将行使赎回选择权,赎回2015年发行的25亿元永续中票,但在1个月后突然又宣布将不行使赎回权。因此,对海南航空的案例研究将有助于分析永续债融资这一行为对企业经济价值的影响,为有融资意愿的企业提供参考。基于这个背景,本文选取海南航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永续债融资的经济后果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关于永续债发行动因、条款、风险和影响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永续债和经济后果的概念进行基本界定,同时对永续债融资的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再次,在对海南航空融资背景及方案进行介绍、分析后,重点关注海南航空永续债融资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动因从发行及取消赎回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经济后果分别从融资成本、财务效益、风险和市场反应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发现永续债融资行为具有优化债务结构,为企业提供资金需求的优点,但是也会产生财务风险、信用风险、赎回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问题。同时基于最优停止模型对永续债赎回成本进行计量,发现利率跳升机制会对发行人起到成本约束作用;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永续债融资的公告效应,发现永续债发行对股价具有负向效应,而赎回具有正向效应。最后,本文就发行人如何利用永续债融资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永续债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