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区间连续采样任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多跳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感知单元可以收集周围环境的数据,达到监测环境的目的,从而为战场中军事行动提供情报支持。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完成采样任务实现对环境数据的收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不同的采样任务之间存在可以被共享的数据。因此,可以利用数据共享减少完成任务集合时所需要的数据采样量,从而减少节点的能耗,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量,提高节点和网络的生命周期。一般地,采样任务可以分为两类:离散的点采样任务和连续的区间采样任务。前者要求节点在某个时间段内收集一次数据,而后者则要求节点在某个时间段内连续收集一定时间区间内的数据。传统的相关研究集中在离散的点采样任务之间,针对区间连续的采样任务研究很少。本文面向区间连续的采样任务从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单个节点上任务的调度问题,证明了在单个节点上实现任务最优调度的问题是NP完全问题,给出了近似比为2的近似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了在k-覆盖,r-冗余网络中,多个节点之间任务的分配问题,证明了在多个节点之间实现任务最优分配的问题是NP难问题,给出了近似比为2的近似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再次研究了在任务分配和调度过程中,节点的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两个有效的近似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中节点的负载均衡;最后将所研究的学术成果应用到城市作战的军事案例之中,证明了所研究的学术问题的军事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分布式技术(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及其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Web服务(WebServices)已经成为分布式Web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为
摘 要:毛姆是英国20世纪的一位重要小说家。但人们对他的关注多集中在其著作《人生的枷锁》和《月亮与六便士》上,而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偏僻的角落》则缺乏足够的关注。该小说围绕一位眼科名医在行医后归返途中的所见所感而展开叙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认同意义深刻。本文试图从文化传承、文化“坚守”、文化批判三个维度着手来分析该小说,解读毛姆所赋予文化认同的深刻内涵,并试图揭示出,处在新形势下的今天,我们应更多地
手机安全问题的出现让人们深切感触到信息安全问题真正涉及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与此同时,因为Windows Mobile手机操作系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研究和开发基于Wi
摘 要:儒家文化之所以经典流传几千年,在今天还为人们所孜孜以求,是因为它具有现世和现实的意义,本文就以贴近现实的关乎仁、义、礼、智、信的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几则问题的讨论,运用孟子的儒家思想来给予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仁心;礼;智;修身  作者简介:赵君艳(1992-),女,河南漯河人,汉族,青海师范大学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方向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密码学中布尔函数的设计问题是密码技术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概述了密码学发展、布尔函数设计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布尔函数的代数学基础,分析了布尔
摘 要: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小说家,《所罗门之歌》是她的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同时也是美国有关黑人的文学作品里第一部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托妮·莫里森极富有技巧地运用了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形象立体地再现了当时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状况,使我们能够了解当时黑人在白人社会里的残酷生活背景,极具代表性。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多元聚焦叙事模式;托妮·莫里森  作者简介:张佳茹(1
智能电网是下一代电力网络,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与用户的可实时交互性,需要将通信网络整合到智能电网中。智能电网中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给其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诸如隐私保护、访问控制等的信息安全问题。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由于自身特点,可以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随着属性加密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出现了分层结构的属性加密方案、密文长度固定的属
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的发展,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与此同时诸多的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显露,密码技术随之也大规模广泛的应用,其中对处于
秘密共享是一种能防止秘密信息过度集中,并能保证秘密信息安全完整恢复的密码学技术。可视密码作为一种新型的秘密共享技术,能够安全有效的对图像信息进行秘密共享。由于可视
摘 要:当代关于圈地运动的研究常常从史学资料出发进行考证,而十七十八世纪众多英国文学作品中对这一现象的反映大大起到了充实研究资源的作用。在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史密斯的处女作小说《艾米琳》(Emmeline, 1788)中,作者通过浪漫爱情故事在批判社会和人性的同时,拥抱了社会改革的主旨,女主人公最终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决计让城堡及附属于城堡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共同创建兴旺繁荣。整个故事基调从侧面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