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电解浸出铜钴矿及同时电积铜的工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e658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工业滤布进行电解试验发现,不同酸度下槽电压随时间变化不大,铜钴的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在[H+] = 0.1 mol/L时铜的浸出率最高;通过对不同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的探索试验发现,电流为4 A、电解时间为8 h时铜和钴的浸出率都比较高;向阴极加入含有Fe2+的添加剂溶液,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对铜钴的浸出率影响不大。固定阴极条件进行阳极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转速,降低酸度有利于铜钴的浸出,当转速为500 r/min、[H+] = 0.8 mol/L、电解温度为40℃、电流为2 A、电解时间为5 h时,铜的浸出率是最高的,达到了91%。温度过高对离子膜会有损害,也会产生酸雾污染环境,同时电流和电解时间过高也会使电解过程能耗增加,成本提高,不利于工业生产;电解温度和电流过低,离子活性过低,反应速率减慢,同样不利于铜钴的浸出。同时转速对阳极电流效率的影响很显著,当转速为500 r/min时,电流效率高达93.49%,明显高于没有转速条件时的电流效率。固定阳极条件进行阴极单因素试验,由于离子膜耐高温能力有限,故只进行转速,酸度和铜离子浓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阴极电解最优条件为转速为500 r/min、[H+] = 0.8 mol/L、[Cu2+] = 60 g/L、电流为2 A、电解时间为5 h、电解温度为40℃。阴极各因素对阴极电流效率影响显著程度为:[Cu2+] >转速>酸度;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电流效率为98.95%,能耗为1244 kWh/t。正交试验来确定阴阳极同时电解的最优条件,选择对于试验影响较大的条件,分别是转速,温度和酸度。结果表明,阴极电解过程中各个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转速>酸度>温度。阳极中电化学浸出各个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转速>温度>酸度。通过正交试验能够得到阴阳极电解较佳条件为,即转速为500 r/min,[H+] = 0.8 mol/L、电解温度为40℃、电流为2 A、电解时间为5 h,阴极中[Cu2+] = 60 g/L。与传统的工业生产相比,使用离子膜进行电解分离铜钴,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保护环境,还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最优条件下阴阳极电流效率分别为94.49%和96.75%,能耗为1326 kWh/t和1294 kWh/t。
其他文献
荧光探针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和实时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定量地探测环境中的特定化学物质,在生命过程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氨基吡啶和丙酮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六种咪唑并[1,2-a]吡啶-2-羧酸衍生物,分别是N-(喹啉-2-亚甲基)咪唑并[1,2-a]吡啶-2-酰肼(L1)、N-(吡啶-2-亚甲基)咪唑并[1,2-a]吡啶-2-酰肼(L2)、N-[(2-羟基苯)亚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