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從古文字學的角度對甲骨文中記載的天象記錄進行了整理和研究,内容共分為四章: 第一章對甲骨文中的日月食記錄進行了證認。肯定了賓組卜辭中的五次月食記錄;否定了“三焰食日”說;對歷組中的“癸酉日月又食”、“日(月)又戠”卜辭也進行了探討,認為“癸酉日食”應是實錄,具有推算價值,“戠”字采用陳劍先生說法,指的是一種日月變化,但有些“日(月)又戠”可能就是指日(月)食。 第二章首先對甲骨文中“(?)(晶)”和“(?)(星)”的用法進行了區別。認為在甲骨文中“(?)(晶)”表示的是“星星”義,而“(?)(星)”表示的是“晴”義。否定了一些學者將甲骨文中記錄天气晴朗的卜辭(即關於“(?)”的卜辭)認為是天象中星宿記錄的觀點。其次對已著錄甲骨刻辭中有無彗星的記錄進行了考證,認為過去學者們所舉的有關彗星記錄的卜辭都是不可靠的,目前还並未發現卜辭中有明確的彗星記載。最後對甲骨文中有無歲星的記錄進行了辨別,對有些學者認定的歲星記錄卜辭提出了質疑。 第三章是對甲骨文中有關二十八星宿的記錄進行了一番梳理,認為甲骨文中關於二十八星宿的記錄並非如有些學者所說的那麼樂觀,對他們所舉出的一些卜辭感覺在釋讀、文意、辭例方面都还有可商之處。卜辭中明确祭祀属于二十八星宿的只有大火(包括心)和斗。 第四章是對由姚孝遂先生提出的“月比斗”卜辭進行了分析,我們認為卜辭内容應是對北斗的祭祀,與月犯斗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