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曲美他嗪(TMZ)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曲美他嗪(TMZ)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S 5ml/kg)、缺血再灌注组(I/R, NS 5ml/kg)、TMZ低剂量组(5mg/kg)、TMZ高剂量组(10mg/kg)。每日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用药2周,末次给药1h后施行手术。缺血2h后将线拔出再灌注。各组动物于再灌注24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后处死,行脑病理组织学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梗死体积检测,SOD、ATP酶活性和MDA含量测定。结果:1.大鼠缺血2h再灌注24h后,各组动物均出现神经缺损症状,缺血再灌注组尤为显著,TMZ组症状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降低(P<0.05);TMZ两个剂量组均使脑梗死体积缩小,脑含水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广泛的脑水肿,神经细胞固缩坏死,TMZ组病变减轻。2.大鼠缺血2h再灌注24h后,SOD、ATP酶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TMZ组SOD、ATP酶活性亦下降,MDA含量增加,但幅度较小,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方法简单,病理改变与人脑缺血后的病变相似,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重复性和实用性,是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2. TMZ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MDA含量,增强SOD、ATP酶活力,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探究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是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导入,有“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导入”、“利用新旧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课堂导入”、“运用时政素材辅助课堂导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堂导入”等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导入;策略 导入新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新知识的起点,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导入环节有其自身无法
摘 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教育部为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自201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型线上活动。2015—2016年该活动已经圆满完成,本文通过本年度对我市区域内活动的开展情况、线上数据及获奖情况的分析,剖析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优化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一师一优课”;存在问题;思考建议 201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
摘 要: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方式方法,以下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小学跳绳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激励教学;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应用 新课程教育背景当中,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了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体育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体育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让激励作用在小学体育跳绳教
摘 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有探索。教师要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其对教学内容不断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实现在质疑中提高,在思考中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改革的主方向。创新能力与质疑意识有着密切联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