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和线性思维的代表,与西方艺术相比,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它体现在各种艺术门类之中.该文试图从美学和艺术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综合考察.该文从两个向度对"线的艺术"进行了界定,其一是线条,即以线条或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手段,其二是"线性",即在时间中绵延和在空间中展开的"线".该文侧重于线条的探讨.该文以原始思维为逻辑起点,以原始艺术为切入点.该文认为,原始艺术具有"线"性特征,这一特征正是中国古代"线的艺术"的源头.原始艺术的"线"性特征首先是由原始思维所具有的"线"性特征所影响和决定的.其次,在原始人的生产性巫术实践活动中,以延迟模仿方式进行的轮廓对象的复制以及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刻(画)工具共同成就了原始艺术的"线"性特征.接着,该文通过中西艺术的创作方法(中国的延迟模仿和西方的写生模仿)的比较,以中西艺术事实为依据,分析出中西艺术各自不同的形式表征,前者为线条,后者为团块.但无论是创作方法和形式表征都不是孤立的艺术现象,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中国古代艺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其"线"性特征的生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风尚习俗、哲学思想、审美取向以及艺术的物质媒介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认为,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结构使带着原始意味的巫术和图腾(龙凤)崇拜长盛不衰,为"线的艺术"提供了存留和增荣的合适土壤;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尤其是尚"简"、会"意"、重"神"的审美趣味与中国古代"线的艺术"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中国独有的毛笔、墨、纸等艺术媒介是"线的艺术"重要的物质基础.该文认为,中国古代艺术之"线"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线的装饰性、线的时间性、线的情感性、线的时代性和线的民族性.同时,中国古代艺术之"线"从粗糙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直至形成蔚为大观的线条语汇,经历了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原型模仿到几何纹饰,最后演变成抽象符号,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在理论阐释和求证之后,该文以纯粹的线的艺术——书法和以线条为主流语言的绘画作为观照对象,从具体的艺术样式中考察线条的时代变迁、形质特征和美学意蕴等,作为艺术"事实"与理论建构互为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