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生态数据库系统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ney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生态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是基于网络技术为传输手段,以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相关标准为依据,以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计、祥查的数据资料为信息来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而成的数据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管理、查询和交流的共享系统。旨在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和宏观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一、管理系统发展的现状、发展趋势 数据处理经历了手工处理阶段、数据的机械处理阶段和电子数据处理三个阶段。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用机器语言来存贮数据和管理数据。从文件管理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的一次飞跃。但直到80年代,在多数微型机上配上数据库系统后,数据库技术才真正深入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经过30年的发展,数据库系统已经历了第一非关系型数据库、第二代关系型数据库(ORDBS)的发展到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ODBS)和各种专业数据库。九十年代后由于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站数据库技术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二、设计思路及技术支持 有效的进行数据管理是本系统的目标之一,对目前现有的涉及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分门别类的整理,保存在专门的数据库文件中。其二、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本系统的共享方式主要通过Internet Explore来实现。其三、在线数据处理功能。通过邦定在数据库管理软件上的数据分析软件,用户可以方便及时地对所需的原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从中挖掘出自己所需的信息。 本系统所涉及的数据资料从文本的形式来看可分为两大部分:数据和文献,前者是以纯数据的形式反映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而后者则以文献的形式记录西北地区的概况。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反映相同的内容。在指标选择上并不单纯的按照两者所表现的形式,而是更多的参照其所反映内容的实质来确定。依据其所反映的内容可大致分为: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四个一级类,根据四大类的不同情况分为21个二级类,依次分为132个三级类。 系统的编码共分为4个一级码:1—农业;2—资源;3—环境;4—生态;其次为二级码、三码及识别码。三、数据共享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共享系统具有系统管理、用户服务及其它辅助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系统安全的维护,系统更新、用户服务指南等:用户服务功能包括资料的查询、数据处理等;辅助功能包括压缩、解压,加密、解密等。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生态数据资源系统,详尽的收集了涉及农业、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数据,能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同时也为科研单位和管理机构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数据管理工具。
其他文献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得到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城市建设当中属于关键的构成内容,而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施工当中,
在建筑领域的施工过程中,招标工作是非常关键性的制度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获得较为普遍的重视.通过在建筑项目中制定合理的招标制度,可以促进建筑企业在获得市场化
随着城市进程加速,城市建设水平和速度不断提升,房屋建筑作为城市建筑主体,给市民提供了居住和工作的客观环境.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扩展,我们开始关注起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目
现阶段的房屋建筑行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不断加快,同时在多方面的工作调整上,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措施、方法来完善.深基坑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体现,可以在建筑工程的制定
能源的有效利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规模使用传统的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能源,不仅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致使能源的日近枯竭。太阳能是无穷无尽,源源不断的环保能源。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大范围高效率的利用太阳能便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上。首先搭建了光伏电池仿真模型,合理简化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阐述了传统MPPT控制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增多,随之,工地发生各种危险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工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造成较高的经济损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与时俱进,并且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也在逐渐提高,要使建筑和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BIM技术就可以很
盲均衡算法因其具有不需要训练序列,并且可以有效消除码间干扰(ISI)的优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将其作为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很多改进的盲均衡算法。本文在对常模算法(CMA)和常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太阳能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力军。其中微逆变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于具有能量利用最大化、长使用寿命、即插即用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光伏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成为了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目前微逆变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对其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为微逆变器的产品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本文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