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工作者,掌握班级管理的技能,与学生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的奋斗力量,最终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旧是当前每位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但由于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越来越难管,班级里的问题层出不穷,班级管理已经成了老师不愿意干的差事,所以当前的农村班级管理已经成了学校里重要的难题。研究班级管理的文献不少,但上升到学生精神上,如何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心不多,需要学者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吸取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选择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S中学的学生作为实践的对象。通过问卷数据分析、课堂观察、实际经历等,分析农村班级管理的现状。调查结果得出的问题是:教师的观念落后,能力欠缺;教师没有真正的爱学生;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没有真正有效;学生自身的懒惰问题;缺少学校和家长的外力支持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个性化班级管理方法,即用“爱”与学生做到心灵的交融,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的缺点,指引学生做精神上的强者。而个性化班级管理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性、沟通性、自律性、创造性、幸福性等特点,并用激励理论、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等理论作为指导。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找出解决的策略有:教师与学生都要学会反思与阅读,而且教师要运用爱的教育,再结合有效的沟通,激发学生的斗志靠自己战胜困难,努力拼搏学习,还需要外力家长的配合、学校的制度保障,共同培养学生的进步。最后,通过教育案例分析,说明本研究方法的实际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