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其自身特殊的优点,使其在技术经济上优于其他结构,因而国内外学者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对钢管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大量的静力试验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及理论研究,而对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抗震性能的研究则很少,特别是振动台试验和在真实的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反应。时程分析法由于输入的是真实的地震波记录,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地震过程中结构的动力性能,详细了解结构在整个地震过程中的动力响应,是目前较为精细的分析方法。本文利用LS-DYNA 大型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和拟静力试验的方法,对一榀单跨两层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比较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延性及滞回耗能等动力响应,综合评定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本文简单研究了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及钢材强度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今后深入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了条件,同时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跨空间结构因造型新颖而在场馆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类结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大,其施工阶段中因结构几何形态与边界条件都与使用阶段有很大差别,按常规设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分析的方法和观点,对我国建筑安全存在的问
纵观国内外混凝土全曲线研究的情况,目前对拉伸全曲线的研究一般限于截面为250mm×250mm及以下尺寸,虽然我国对全级配混凝土的拉伸特性的研究早已列入“八五”攻关项目,但目
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大体积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从而产生的温度和收缩应力
强度折减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本文的出发点旨在研究土坡稳定分析中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法。近年来,随着有限元及计算机技术的不
在国内外有关非饱和土温度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给出了考虑辐射、蒸发、风速等边界条件的温度场有限元方程,进一步分析了黄土热参数(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与
岩石爆破损伤断裂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岩石材料的非均匀性及各向异性,理论上很难对其构成特征作准确地描述;由于外载荷作用下微缺陷以及宏观裂纹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因而也常常受到各种环境的考验和影响。混凝土在流动的软水和侵蚀性化学溶液中的化学、力学损伤,特别是两者的相互作用是材料劣化的主要原因。本
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简称SSI)是近三十年来世界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该课题涉及地震工程、结构工程、地基基础、随机振动、地震学
混凝是重要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目前混凝工艺中普遍采用铝系混凝剂,铝系混凝剂作为混凝剂时,会使处理水中残余铝增大,国外研究已经证明,铝会导致老年痴呆症,因此,目前国际上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