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主要国家为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赢得新的增长周期,主要发达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纷纷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和规划,实现新一轮的产业布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最大差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规模上的差距,最主要的是知识产权创新上的差距。为加快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从全局来看,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究其主要原因,宏观层面是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微观层面则是知识产权能力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因此,本文的研究课题确定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性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希望通过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现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协同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以指导实践,从而推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通过政策工具、政策目的和政策主体三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性研究框架。并以搜集到的广东省2010年至今的51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分析,按照“一维——二维——三维”的逻辑思路,归纳总结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协同性在连续性、互补性、交叉性和缺失性等指标上的表现:政策连续性较好,但稳定性不足;不同部门之间协同实现政策目标能力有所改善,单项政策部门之间仍需加强;政策内容上存在着交叉性;供给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性。针对实证分析,从广东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目的的维度作为思路分析,得出促进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群协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