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7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的表达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增高,长时间的高血糖与代谢紊乱可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尤以眼、肾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截止到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总人数近乎4亿,而我国约占其中的1/3,成为DM患者最多的国家。在DM中,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它的患病率约为23%~43%[1],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DR的患病率亦逐年增加,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占2.8%~6.3%,它是目前促使成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DR的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除传统的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损伤、蛋白激酶C的激活以及线粒体损伤等观点外。炎症因素也是DR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炎症反应中,白介素1(interleukin 1,IL-1)已被证实参与了DR的发病,其中IL-1α,IL-1β以及IL-18在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白介素37(interleukin 37,IL-3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IL-1家族中的一员,于2000年由Kuma发现并于2010年由Nold更名为IL-37[2,3],它可以在胸腺、淋巴结、骨髓、单核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等组织中检测到[4,5]。它以强大的抗炎作用被人们熟知,研究表明它可能是通过下调促炎性因子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银屑病等与自身免疫炎症相关的疾病患者血清中都可以发现IL-37表达增强[6-8]。但近两年来,通过体内、外研究还证实了IL-37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腔形成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促血管生成因子[9]。目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被大家所熟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它的过度表达已被证实与DR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上,VEGF拮抗剂常常应用于DR患者的治疗,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仍有部分DR患者多次抗VEGF治疗后病情仍反复复发,黄斑反复水肿,视力进行性下降。这提示我们除了VEGF外,可能还有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参与了DR的发病,所以,单纯的抗VEGF治疗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IL-37作为另一种新型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能在DR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去探讨IL-37是否参与了DR的发生及发展,甚至可以更深层次探讨是否可以通过使用IL-37的拮抗剂,从而减轻甚至稳定DR病情的发展。所以,本实验通过检测DR患者体内IL-37的浓度变化,分析探讨IL-37与DR的关系,以期为以后DR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方向。目的:IL-3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本实验主要是检测IL-37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为以后DR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选取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0例,并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1)糖尿病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 without retinopathy,DWR)组,共10例;2)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10例;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此外,再选择于重医附一院行常规体检,且体检报告显示不伴疾患的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清晨空腹时经肘正中静脉采取5ml血液,使用ELISA方法来测定血清中IL-37的表达水平,并将所有受试者血清中IL-37的浓度做统计学分析。2.选取15例自愿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PDR确诊者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15例因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裂孔于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玻璃体切割法收集所有受试对象的玻璃体0.1-0.3ml,并使用ELISA法测量不同组别玻璃体中IL-37的浓度,并将其结果做统计学分析。3.选取8例自愿于术前行玻璃体腔抗VEGF(康伯西普)治疗的PDR患者,并于注射康伯西普3-7天后行玻切手术治疗,收集抗VEGF治疗前后的玻璃体标本,使用ELISA法测量其中IL-37浓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DWR组血清IL-37浓度:65.09±9.83 pg/ml,NPDR组血清IL-37浓度:109.87±13pg/ml,PDR组血清IL-37浓度:115.88±17.37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L-37的浓度(54.62±6.79pg/ml),其中PDR与DWR组,PDR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尽管DWR组比正常对照组稍高,但是结果并没有统计学意义。2.PDR组患者玻璃体IL-37浓度:370.94±22.6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75.26±15.7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抗VEGF治疗前后玻璃体IL-37的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1139>0.05)。结论:IL-37在PDR患者体内显著增高,随着DR病情严重程度增加,IL-37表达逐渐增强,表明IL-37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抗VEGF治疗前后IL-37浓度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了单纯拮抗VEGF,可能不会对IL-37的表达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预制预应力混合连接框架体系是一种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结构形式。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预制梁与预制柱之间采用预应力连接,既保证了节点开合耗能,又能实现构件的自复位性能,能有效减小结构震后残余变形,极具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实践证明,该结构体系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节点连接处的内部耗能钢筋上。然而,内部耗能钢筋发生破坏并不易于更换。因此,为了能有效实现建筑结构的低损伤抗震目的,研究适应于该体系的外置可更换耗
现代城市公园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城市公园中包含的景观艺术设计元素越来越多,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环境中公园景观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5年9月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反应性疼痛与引流液中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3月—7月,40例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本院行单节段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
《许生传》是朝鲜王朝实学思想家朴趾源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主人公许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表达了自己以经济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作者的经济兴国思想带有
我真不觉得自己是个多任性的孩子,但爸爸说:"希望你的任性不会害了你."那时我从爸爸忧郁的眼中读到了些许无奈.要是别的什么事,我准会毫不犹豫地听从爸爸的安排.不过在选择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了使商业健身俱乐部在我国有更好的发展,本文从俱乐部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去探索个性化服务的途径。从商业健身俱乐部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