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眼看西北—顾颉刚西北考察与古史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由于外国人的侵占,西北广大国土岌岌可危,而国人对西北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此时,具有先知先觉的学者和知识分子利用各种资源奔赴西北,考察西北的资源,地质,文化,民俗,历史等等,将西北的真实情况传达出来。顾颉刚也是当时潮流中的一员,他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卓越的研究,在历史地理和民俗学的研究上也有巨大的贡献。顾颉刚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去看待西北考察,从西北考察活动中印合他的古史研究,为古史的研究找到更多历史证据。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当时的时代环境上看,民族危机加重,大批各类的专家学者到西北考察,并发表著作。人们目光开始再次聚焦西北,希望从西北地区找到解决民族危机的方法。其次,主要介绍顾颉刚在民族危机的时刻,顾颉刚为什么到西北考察,如何到西北考察,评述顾颉刚在西北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想,从而引出第三章内容。最后,是本篇论文的重点论述内容。第一节,顾颉刚回到东部地区后,创办刊物的内容开始倾向西北地区,关注西北动向,从学术角度实时聚焦西北。顾颉刚作为近代历史学的著名学者,他对西北的关注以及他关于西北的著作,在当时影响了一批学者对西北的态度。所以顾颉刚创办学会,希望可以真正解决西北落后问题。第二节,由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比较多,所以到西北不得不关注民族问题,顾颉刚作为历史学家他是如何关注民族问题,到西北考察后对他的民族观念有何影响。第三小节,由于西北较于东部地区相对落后,一些遗留下来的风俗印合了顾颉刚早期古史研究结果。第四节,西北考察对顾颉刚编撰中国通史也有了新的想法,认为包含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中国历史才是真正的中国通史,再次反映出了西北考察对顾颉刚学术的影响,以及史学观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提出的“钻石理论”为基础,分析湖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为提高湖南省农产品竞争力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
棉花根腐病菌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棉花上的一种毁灭性病菌,目前尚未在我国发生。本研究充分利用GIS工具及相关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研制开发棉花根腐病菌地理信息系
惨绝人寰的大西洋奴隶贸易长达三个世纪之久,在这场灾难中无数的黑人失去了自由,甚至丧失了生命。人们对于这场历史悲剧的认识多来自于官方记载或者是后来人的研究著述,那么
家天牛原产于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是木材和具木质结构建筑物的重要害虫。本文运用CLIMEX气候模型的气候相似系数法对该虫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
使用温度为65~85%、相对湿度50%~90%的热空气,对不同规格和含水率的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板进行热处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当木材中心温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我们为了建立了一套有关石油、天然气生产用缓蚀剂的室内评价方法,在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和实验室研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检索,总结出了以下5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