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睑虎(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世界共发现20种睑虎(Goniurosaurus),分别分布于中国、日本和越南。中国共分布有11种,海南岛内分布有4种,海南睑虎(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为海南岛内最早发现的睑虎属物种。此外,睑虎属物种自发表以来虽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有关于生活史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海南岛开展海南睑虎种群分布调查,同时对不同地理种群的海南睑虎形态特征及遗传分化进行研究;选取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区,对海南睑虎的种群密度、栖息地选择、日活动节律和繁殖生物学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以期掌握海南睑虎在海南岛内的种群资源现状和分类地位,也能填补睑虎属物种生活史方面的空白,为后续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的生态学资料。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火山口地质公园、五指山、铜鼓岭、琼海、黎母山、吊罗山、尖峰岭、甘什岭、霸王岭、王下乡、大广坝、鹦哥嘴、南开乡、皇帝洞什运乡和俄贤岭17个重点区域及周边部分地区对海南睑虎的分布开展了调查,发现海南睑虎主要分布于火山口地质公园、五指山、铜鼓岭、琼海、黎母山、吊罗山和甘什岭地区周围山区。收集了分布于火山口、铜鼓岭、琼海、黎母山、吊罗山和甘什岭这6个地区样本的形态特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海南睑虎的部分形态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主成分散布图分析结果显示,火山口种群单独划分为1类,铜鼓岭和甘什岭种群划分为1类,吊罗山、琼海和黎母山种群划分为1类;聚类分析结果表示,首先火山口单据聚为1类,其次铜鼓岭、琼海和甘什岭聚为1类,最后吊罗山和黎母山聚为1类。对海南睑虎模式产地五指山地区的海南睑虎线粒体全序列测序,结果显示,海南睑虎线粒体全基因组共17192 bp碱基,其中碱基A、T、C、G含量分别为33.53%、26.6%、13.84%和26.85%,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1个t RNA基因和非编码序列即线粒体DNA复制的控制区。对分布于不同地理种群的海南睑虎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于线粒体12S基因,构建海南睑虎最大似然法系统发生关系,结果发现海南睑虎不同种群分为明显的4枝,分别标记为Clade A、Clade B、Clade C和Clade D,与主成分散布图和聚类分析结果存在差异。2019年7—9月,在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不同海拔梯度的样区(A样区551~688 m和B样区289~448 m),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该物种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分别采用Schnabel法和Lincoln指数法进行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显示:采用Schnabel法估算的种群密度A样区501只/hm2,B样区1999只/hm2;采用Lincoln指数法估算种群密度A样区583只/hm2,B样区1403只/hm2。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2019年8—9月,在研究区域内选取样区(海拔289~448m)对海南睑虎的栖息地选择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样线法统计海南睑虎数量,以发现海南睑虎个体的位置作为中心设置1m×1m的样方,共设置40个样方并选取9个生境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40个样方内的生境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睑虎对栖息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偏好,偏好的栖息地环境为:植被盖度(10-75%)、落叶厚度(≤5cm)、土壤质地湿软、个体周围洞穴(≥5个)、距离洞穴(0~30cm)、距离地面垂直距离(20~100cm)的陡坡草丛生境。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研究区域内选取一条700 m长的样线对海南睑虎日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睑虎为严格的夜行性动物;整个活动时期内海南睑虎的日活动节律均呈现出双峰模式,其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具体表现在出洞时间和回洞时间(雨季活动时间:20:00~06:00,旱季活动时间18:00~04:00);日活动节律受温度影响,当环境气温和地表温度低于20℃时,洞外活动个体数量明显变少,甚至完全回洞并停止活动。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对研究区域内海南睑虎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睑虎的繁殖期为3~10月,繁殖高峰期为7~8月。繁殖高峰期雌性怀卵率为53%,怀卵数为1~4枚,80%雌性个体的怀卵数为2枚,窝卵数为1~2枚,多数为2枚,具有年产多窝卵的特性,卵均重、窝卵重、卵长径、卵短径、相对窝卵重1和相对窝卵重2与雌性体长没有显著相关性,卵长径、卵短径和窝卵重与卵均重呈显著相关。卵孵化温度为22~26℃,孵化湿度为80%~95%,孵化周期为65~70天,出壳过程持续近2小时。该种群雌雄性比为1:1~1:1.3,成幼比为7:1~9:1,雌雄体形大小之间不存在两性异形。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越来越重视。甲醛(HCHO)是人们最熟知的室内空气污染气体。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有着大的比表面积、高的载流子速率以及吸附热低、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时代”逐渐远去,城市金融市场逐渐饱和,一些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城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转型
近年来,基于聚合物的材料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聚酯因其众多的可再生资源、水解降解为良性产品以及高度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石油基聚合物的潜在可持续替代品,已经成为生
镶嵌画是由小块图元紧密排列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图案,镶嵌画模拟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生成大量小块图元的紧密型分布。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合成多种形状图元紧密型分布的方法,从而实现形式多样的镶嵌画效果模拟。本文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基于Voronoi图对分布区域进行小块分割,每一个分割的小块恰好代表一个图元所占的空间,从而实现图元的紧密型分布。本文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生成Voronoi图的过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起库区滑坡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统计中发现,该类滑坡多数为复活型滑坡,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持续发生,探究其形成机制及稳定性
本文根据2018年5月(春季)和2018年10月(秋季)沿浦湾大型底栖动物、秋茄和沉积物的调查结果,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秋茄生长情况和沉积物质量状况开展研究,并对大型底栖动
基因调控网络是一种由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构成的生化网络,它的建立能够使生物学家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以及高度复杂的生命现象,对肿瘤等复杂疾病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少量基因组成的调控网络通常可以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来获得,但进行生物学实验通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使用人工智能和信号处理等新技术来推断基因调控网络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生物
近年来绩效考核逐渐引入国内各类企业,经在各种类型的中小型企业运行,绩效考核给众多的企业带来了良好工作效益,同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能给一些企业达到提高工作成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机器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产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由于人们对于各种需求的不断提升,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快速发展,为更好的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仅仅使用单台机器人已无法达到需求。多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可以很好的弥补单台机器人的缺点。欠约束多机协调吊运系统是由多台机器人通过柔索连接的并联吊运系统,兼具了传统机器人与多机器人系统
习近平人工智能重要论述是在主动回应现实、积极创新理论、深刻镜鉴历史的基础上,对科技领域中人工智能发展创新性回应的理论表达。这一重要论述以人工智能技术本质和战略定位为逻辑起点,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为逻辑内核,以人工智能价值目标和价值功能为逻辑旨归,以人工智能风险与治理为逻辑延展,构成习近平人工智能重要论述的逻辑结构体系,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供了行动指南,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