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务院制定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文件,确定了户籍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各地方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意见。“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提高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有新思路,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体责任。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准之一,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题;但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自由,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制度障碍,对其进行彻底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户籍制度自建立以来,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户籍自由迁徙阶段、严格控制阶段、渐进开放阶段和改革探索阶段。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割裂,固化社会二元结构,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违背了我国法律规定的人人平等原则。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地方政府开始对户籍制度做局部性调整和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始终没有实质性突破。为了全面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国务院于2014年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各地方政府制定户籍改革政策提供了指导文件。新的户籍制度改革是深入其本质,协调相关配套政策进行的改革,改变了以往的局部性或是表面性调整现象。我国近几年制定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公共服务权利,保护农村人口在向城镇转移中的各项权利,并且政府在财政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但是,户籍制度改革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法律保障是否健全、城镇准入条件的高低、配套政策是否完善等。本文以城镇化建设为背景,研究了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背景和整个发展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阶级对立理论及制度变迁等理论的支撑下,分析了我国现行二元户籍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其改革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了户籍制度需要改革的背景及其改革的意义;第二,对户籍制度和城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梳理了二元户籍制度的整个发展历程;第四,分析户籍本身和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第五,在遵循一定原则前提下,针对户籍制度改革提出合适建议,以期能够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结构调整带来的一系列公共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更为强烈,以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活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的横向经济联系将逐渐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各企事业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将随着联
该文阐述了开展植物生理学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介绍了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和安排以及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植物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动手能力、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纵观中国的近代史,毒品的滥用与盛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毒品严重扰乱了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稳定。目前,对人类产生威胁的不单单是传统类的毒品。随着科技水平和
【研究背景】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ACM)是一种威胁人们健康的原发性心肌病,以前被称为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或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发育不全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在治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疼痛、肿胀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普通的康复治疗,试验组行普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以柱色谱法分离提纯蔗糖-6-乙酸酯.蔗糖-6-乙酸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5.06%,相对标准偏差为1.05%.并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蔗糖-6-乙酸酯的结构
目的 通过长期随访采用三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三分支覆膜支架行主动脉弓重建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从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