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时代跨界成为组织成长新的源泉,组织跨越边界进行大规模的协作与整合,外包使得组织将非核心流程漂移到边界之外,同时很多组织凭借虚拟网络平台追随兴趣、爱好分享知识,迅速整合以展开创新合作行为。在开放式创新的氛围中,组织发挥网络能力,与市场链接以及价值创造的方式与过去有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因此研究开放式创新中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本研究围绕“企业如何构建合适的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来提升企业的创新效能”这一基本命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使用SPSS19.0和AMOS17.0等数理统计工具,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逐层深入分析解决了本命题所研究的各个子命题: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的维度构成有哪些?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知识分享的双元性是否会对创新效能有促进作用?知识分享的双元性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证,明确了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知识分享的双元性和创新效能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通过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本研究从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把企业的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基于认知维度的网络感知能力,第二是基于行为维度的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网络感知能力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出现战略机会窗口的捕捉能力。网络适应能力是指对网络资源的配置、调整和适应能力,通过对顾客需求变化的敏锐捕捉,及时调整网络组织结构和配置资源,从而满足客户需求的动态能力。网络整合能力是建立在社会逻辑观基础上一种关系能力。从本质上来讲,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无形资源,能够给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网络中的企业比竞争对手的行动更加迅速,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感知能力对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本研究经实证研究之后发现虚拟整合网络能力的大小会导致企业的创新效能存在明显的区别。①网络感知能力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显著性验证未通过,这表明在开放创新环境中,企业如果只有很强的网络感知能力,而没有相匹配的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等执行能力做支撑,也只能是画饼充饥,对于企业的创新效能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②企业先通过网络感知能力对风云变化的情境变量进行仔细观察和科学评估之后,发现能够在其中获取价值的机会窗口,并结合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对其在网络中的发展做出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整合能力治理和整合在创新和知识分享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主义等问题,整顿网络创新环境,促进知识分享。③组织利用网络适应能力有机协调和配置资源和信息,防止在合作过程中的资源不均衡以及知识的堵塞等问题,避免部分企业在供应网络合作的过程中竞争优势的削弱。
(3)知识分享双元性包含了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平衡维度是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的相对平衡,目的是防止企业陷入过度重视探索忽视利用,或者过度关注利用忽视探索的能力陷阱。联合维度指是探索性知识分享与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互补的关系,它们的交互作用是提高创新效能的关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分享双元性的平衡维度与创新效能之间的回归系数不显著。知识分享双元性的联合维度与创新效能显著相关。这是因为,探索性知识分享与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的互补作用使得企业就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探索性知识分享不断发现新的服务和市场机会,获得先发优势,抢先占领客户的心理空间,从而走在市场的前面。
(4)网络能力的大小对知识分享双元性的程度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的企业应发展的网络能力的类型也有所不同。在创新的开发期,对整个网络及外界的感知能力是最重要的;在创新的实践期,网络的整合能力和网络的适应能力就显得突出一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网络整合能力对知识分享的双元性的平衡维度和组合维度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网络适应能力对知识分享的双元性的平衡维度和组合维度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些结论说明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能够促进网络中的企业共同学习、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
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相关结论,使对于研究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机制有了深入的理解。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概括为:
(1)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开放式创新下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的维度进行了界定。以往的研究将组织网络视为一种静态架构,而且没有体现开放式创新中“虚拟整合”网络的动态特征和其独特内涵。虚拟整合网络作为当前复杂非线性网络的一种,具有显著的网络特征,对创新思路的形成、知识分享以及创新过程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组织必须积极培育网络能力才能获取存在其中的价值。本研究中所界定的网络能力的感知、整合和适应维度突出了互联网时代虚拟整合供应网络的开放和复杂性,还将价值创新的本质蕴含在其中。
(2)本研究通过理论推演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开放式环境下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机制,证实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对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和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知识分享双元性与创新效能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假设中知识分享双元性对创新效能具有正向作用,从而建立起“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知识分享双元性——创新效能”的理论框架,打开了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作用机制的黑箱。
(3)本研究将双元理论的概念从组织内部拓展到组织间关系研究中,界定了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和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两个新的概念,揭示了知识分享双元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知识分享的双元性分为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的基础上,将平衡型和组合型的分析思路引入到组织间知识分享的框架内,将知识分享的双元性分为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和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因为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强调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互补的交互关系,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强调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对创新效能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平衡型的知识分享双元对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但是效果不显著。原因在于目前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关注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这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不只是指企业内部的学习与知识的积累和转化,更多的应该是组织之间的交流、学习和模仿。知识分享双元性要求企业应该始终坚持对探索性知识分享活动和利用性知识分享活动的平衡关注,尽量不要造成这两类分享活动空间上的分离或时间上的隔离。此外,由于探索性知识分享活动和利用性知识分享活动区别是现实存在的,组织间应当本着信任和互惠的出发点,培养相互鼓励和支持的网络文化,使得供应网络中两种知识分享的活动能够同时开展。
本研究围绕“企业如何构建合适的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来提升企业的创新效能”这一基本命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使用SPSS19.0和AMOS17.0等数理统计工具,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逐层深入分析解决了本命题所研究的各个子命题: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的维度构成有哪些?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知识分享的双元性是否会对创新效能有促进作用?知识分享的双元性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证,明确了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知识分享的双元性和创新效能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通过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本研究从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把企业的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基于认知维度的网络感知能力,第二是基于行为维度的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网络感知能力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出现战略机会窗口的捕捉能力。网络适应能力是指对网络资源的配置、调整和适应能力,通过对顾客需求变化的敏锐捕捉,及时调整网络组织结构和配置资源,从而满足客户需求的动态能力。网络整合能力是建立在社会逻辑观基础上一种关系能力。从本质上来讲,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无形资源,能够给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网络中的企业比竞争对手的行动更加迅速,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感知能力对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本研究经实证研究之后发现虚拟整合网络能力的大小会导致企业的创新效能存在明显的区别。①网络感知能力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显著性验证未通过,这表明在开放创新环境中,企业如果只有很强的网络感知能力,而没有相匹配的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等执行能力做支撑,也只能是画饼充饥,对于企业的创新效能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②企业先通过网络感知能力对风云变化的情境变量进行仔细观察和科学评估之后,发现能够在其中获取价值的机会窗口,并结合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对其在网络中的发展做出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整合能力治理和整合在创新和知识分享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主义等问题,整顿网络创新环境,促进知识分享。③组织利用网络适应能力有机协调和配置资源和信息,防止在合作过程中的资源不均衡以及知识的堵塞等问题,避免部分企业在供应网络合作的过程中竞争优势的削弱。
(3)知识分享双元性包含了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平衡维度是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的相对平衡,目的是防止企业陷入过度重视探索忽视利用,或者过度关注利用忽视探索的能力陷阱。联合维度指是探索性知识分享与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互补的关系,它们的交互作用是提高创新效能的关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分享双元性的平衡维度与创新效能之间的回归系数不显著。知识分享双元性的联合维度与创新效能显著相关。这是因为,探索性知识分享与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的互补作用使得企业就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探索性知识分享不断发现新的服务和市场机会,获得先发优势,抢先占领客户的心理空间,从而走在市场的前面。
(4)网络能力的大小对知识分享双元性的程度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的企业应发展的网络能力的类型也有所不同。在创新的开发期,对整个网络及外界的感知能力是最重要的;在创新的实践期,网络的整合能力和网络的适应能力就显得突出一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网络整合能力对知识分享的双元性的平衡维度和组合维度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网络适应能力对知识分享的双元性的平衡维度和组合维度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些结论说明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能够促进网络中的企业共同学习、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
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相关结论,使对于研究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机制有了深入的理解。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概括为:
(1)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开放式创新下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的维度进行了界定。以往的研究将组织网络视为一种静态架构,而且没有体现开放式创新中“虚拟整合”网络的动态特征和其独特内涵。虚拟整合网络作为当前复杂非线性网络的一种,具有显著的网络特征,对创新思路的形成、知识分享以及创新过程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组织必须积极培育网络能力才能获取存在其中的价值。本研究中所界定的网络能力的感知、整合和适应维度突出了互联网时代虚拟整合供应网络的开放和复杂性,还将价值创新的本质蕴含在其中。
(2)本研究通过理论推演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开放式环境下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机制,证实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适应能力对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和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知识分享双元性与创新效能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假设中知识分享双元性对创新效能具有正向作用,从而建立起“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知识分享双元性——创新效能”的理论框架,打开了虚拟整合供应网络能力对创新效能作用机制的黑箱。
(3)本研究将双元理论的概念从组织内部拓展到组织间关系研究中,界定了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和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两个新的概念,揭示了知识分享双元对创新效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知识分享的双元性分为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的基础上,将平衡型和组合型的分析思路引入到组织间知识分享的框架内,将知识分享的双元性分为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和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因为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强调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互补的交互关系,平衡型知识分享双元强调探索性知识分享和利用性知识分享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组合型知识分享双元对创新效能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平衡型的知识分享双元对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但是效果不显著。原因在于目前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关注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这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不只是指企业内部的学习与知识的积累和转化,更多的应该是组织之间的交流、学习和模仿。知识分享双元性要求企业应该始终坚持对探索性知识分享活动和利用性知识分享活动的平衡关注,尽量不要造成这两类分享活动空间上的分离或时间上的隔离。此外,由于探索性知识分享活动和利用性知识分享活动区别是现实存在的,组织间应当本着信任和互惠的出发点,培养相互鼓励和支持的网络文化,使得供应网络中两种知识分享的活动能够同时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