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信息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教育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阅读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人们传递信息、获得信息和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信息化人才基本素养的必备要求。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教育研究者们的重视。教材插图的阅读作为阅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从已有研究成果的内容来看,对物理学科教科书课文插图的研究可散见于教育学领域,大致可分为教科书插图的比较、教科书插图评价等方面。本研究旨在通过眼动技术方法对学生眼动识别特征点的识别情况,研究物理教科书中插图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识别的影响,探讨插图效应如何影响学生对物理教材的阅读,对进一步改善在物理教材或读物中插图的使用、排版和教学提出一定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轨迹分布情、读者对教材期望识别的区域及信息的阅读情况、读者在阅读插图时的喜好偏向情况、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插图时表现的不同特征都是本研究将要研究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两个眼动实验,并进一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分别从学生和教材插图的视角考察教科书插图的呈现方式、学习者认知方式、插图类型对学生阅读理解效果的影响机制。希望得到学习者阅读过程中对插图主要识别点的识别概况,因此对插图主要特征点的识别情况进行研究。本实验随机选取场依存、场独立被试共4位,运用Tobbi Eye-tracker眼动追踪仪对被试阅读时的阅读轨迹分布、期望特征识别加以观察。通过实验一插图主要特征识别点识别的研究得出结论:场独立学习者特征点识别数与呈现的插图类型呈显著相关,且他们对图像中的横纵坐标及字母关注度显著多于对图像中其他要素的关注度。希望得到认知方式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影响机制,对不同认知方式学习者阅读插图时的学习效果进行研究。本实验中选取被试14位,运用Tobbi Eye-tracker眼动追踪仪获取学习者阅读过程中眼动指标,获得眼动指标和心理努力为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对学习者阅读不同类别插图、阅读特征等问题加以研究并得出结论:场依存学生在图文临近条件下的阅读效果优于图文分离条件阅读效果,学习者阅读示意图和模拟图时,阅读过程中的注视次数均与认知方式显著相关。基于以上两组实验,为了进一步得到学习者对不同插图的阅读偏好与阅读心理努力的差异,我们对被试进行了教材插图阅读概况访谈。这一过程中采用访谈的形式对14位被试研究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理解插图、如何解读问题、阅读偏好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学习者识别图文过程中对插图和文字的结合度低,解读原理模拟插图时对插图的依赖性高。基于以上三个研究结论,针对教师、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阶段、自身与外界交互方面、教科书插图改进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更好的运用插图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更好的达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