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中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长治市X区“城中村”改造为例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棚户区改造作为中国政府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推出的民生工程,也是解决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遗留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项惠民工程,它对于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补发展短板、扩大有效需求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中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是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如何顺利完成改造,并且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同时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鉴于各方面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长治市X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该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不仅在一期改造过程中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而且改造能顺利推行也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共同努力,这些都是值得后期工程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访问调查的方法,从以人为本思想、经济人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以及社会冲突理论出发,对于长治市X区“城中村”改造中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相关理论背景以及国内外关于这类研究的现状,并且简要分析了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点。其次对本文中相关理论及核心概念进行了厘定,从书面到实际对部分概念做了阐释。再者是对X区“城中村”的由来以及改造的基本情况的介绍,还对目前棚户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还从理论和现实上阐释了开展棚户区改造中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最后对整个调查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原则和核心理念三个方面阐释了整个调研的方法论启示。要在今后开展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从多方面考虑干扰因素,关注居民的实际思想上和生活上的诉求,切忌“一刀切”,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还要注重方式方法,坚持正确的原则;不仅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要兼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发挥多方主体的协同作用,从而促进棚户区的和谐改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学位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吹响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角,这是奋斗的号角,也是新时代获取幸福的途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变成现实,“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需要全党上下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才能实现。新时代的每个人都是奔跑在奋斗路上的追梦人,梦想是光明的,追求梦想的道路是坎坷的,想要取得成就就要苦干实干,进行奋斗。  对新时代的我们而言,奋斗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
学位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思想、观点具有“放大器”作用的传媒从业者而言,意识形态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传媒艺术类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了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政课教学、教师教学、学校工作等方面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文化、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等方面分析原因,既而提出加强传媒艺术类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为传
学位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复杂形势、国内艰巨任务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多次讲话中都论述了怎样选好用好管好干部,对党的干部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对新时代好干部的培养,事关党的事业、党的建设、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之所在。
学位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成就举世瞩目。在距离全面脱贫目标实现的最后一年,精准扶贫进入了攻坚期,对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攻坚拔寨的最后阶段,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贫困地区的内源性发展是精准脱贫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为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