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D2聚体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救治水平,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就诊的疑似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收集。采用Excel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ROC曲线、cox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得到有效病例资料435例,其中男性占64.4%,女性占35.6%;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占54.0%;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占大多数,占43.7%;医保类型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居多,占48.4%;发病时间为<6小时、6-12小时、>12小时的患者分别占41.4%、23.0%和35.6%;发病至抽血时间为<6小时、6-12小时、>12小时的分别占39.1%、26.4%、34.5%;既往血压情况中以无高血压和血压低于200mmHg为大多数,分别占42.5%和43.7%;既往合并症中有5例马氏综合症患者(1.1%),20例糖尿病患者(4.6%),10例胃炎患者(2.3%)。在观察期内,死亡例数58例,死亡率13.3%(58/435);其中确诊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80例,死亡45例,夹层组病死率56.3%(45/80)。2.夹层组的D2聚体水平高于非夹层组患者;I型和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2水平高于Ⅲ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组中死亡组患者的D2聚体水平高于存活组。3.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09,0.982),按照ROC曲线的判断准则,D2的正确度为中等偏高水平。当D2聚体水平>0.830ug/ml时,诊断为主动脉夹层阳性,当D2聚体水平<0.830ug/ml时,诊断为主动脉夹层阴性。4.以0830ug/ml作为诊断截断值,D2聚体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3.1%,阳性预测值为53.8%,阴性预测值为96.7%,正确率为83.9%,Youden指数为70.6%。5.D2聚体水平是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1.夹层组的D2聚体水平高于非夹层组患者;I型和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2水平高于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组中死亡组患者的D2聚体水平高于存活组。2.以0.830u/ml作为诊断截断值,D2聚体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3.1%,阳性预测值为53.8%,阴性预测值为96.7%,正确率为83.9%,Youden指数为70.6%。在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中,D2聚体可作为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3.D2聚体水平是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