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勒河流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着敦煌“母亲河”之称。昌马水库作为疏勒河的龙头工程,是疏勒河灌区的命脉工程之一,直接关系着灌区的生死存亡。昌马水库自1997年开工,2001年12月开始蓄水,2003年11月正式建成,水库总库容1.934亿m3。昌马水库的修建抬高了水位,形成了在水库大坝至库尾的回水曲线。随着水深的增加,库区纵坡降缓,流速降低,水流挟沙能力减小,泥沙沉淀,最终在库区形成淤积,严重影响水库的使用效益,甚至将可能导致水库失效报废。所以,对昌马水库进行减淤调度优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影响着疏勒河灌区134.42万亩耕地的灌溉保障和23万灌区人民的生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我过对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措施的研究在不断地发展,采用不同淤积防治措施,对水库本身产生的效益有所不同。为了确定合理的水库减淤调度优化措施,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层面可行性,还要分析经济性以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故本文首先从昌马水库现状水文气象特征、影响水库泥沙的工程因素和泥沙资料入手,分析研究昌马水库上游来沙与入库泥沙的关系;同时根据水库建成时的库容,2007年实测横断面以及2015年4月底昌马水库地形图,分析昌马水库现状的淤积形态;其次利用昌马水库2015年4月测量资料,对比建成时的库容数据,分析水库建成后的库容损失,从而对昌马水库淤积过程和淤积形态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昌马水库淤积形态的演变和泥沙存量的变化过程;结合昌马水库现状调度方式,提出优化后调度方式所能达到的目标,针对目前调度方式存在的问题,对汛期进行精细划分,并对水沙调度提出改进方案;最终根据前述水沙关系、调洪验算数据、电站调度方式等综合提出昌马水库减淤调度优化方案,并代入历史运行数据分析其效益,结果显示优化方案优于水库初设提出的调度方案和现状调度方案。本文减淤调度优化研究可为管理单位提出昌马水库减淤调度措施和相关参数,使昌马水库在实现防洪目标和灌溉调度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发电和灌溉效益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