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roglucagon(PG)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其编码产物有胰高血糖素(Glucago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GLP-1是一种主要由胃肠道系统分泌的肠促胰岛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roglucagon(PG)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其编码产物有胰高血糖素(Glucago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GLP-1是一种主要由胃肠道系统分泌的肠促胰岛素,在鱼体内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是糖酵解中的关键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糖酵解过程发生,加快合成肝糖原,降低血糖。倒刺鲃是一种优质经济鱼类,目前没有糖代谢相关的研究。为了解倒刺鲃PG、GK基因的分子特点及其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克隆PG、GK基因,并检测这两个基因在胚胎期、仔鱼期及成鱼期的表达模式;进一步测定倒刺鲃的基础血糖,通过对成鱼灌服不同种类糖、腹腔注射GLP-1多肽及GLP-1多肽孵育离体组织等处理,明确这两个基因的表达特征,从而初步阐释PG、GK基因在倒刺鲃血糖调节中作用。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倒刺鲃PG、GK基因的克隆倒刺鲃PG基因cDNA全序列(GB:MF471692)共682 bp,ORF为366 bp,共编码121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胰高血糖素(glucagon)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且不存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GK基因cDNA全序列(GB:MF471691)共2077 bp,ORF为1431 bp,共编码476个氨基酸,含有ATP结合位点及葡萄糖结合位点。2.PG、GK基因在倒刺鲃胚胎、仔鱼、成鱼中的表达模式在胚胎发育19个时期中,PG基因不表达,GK基因的表达时序特征分明:未受精卵中低表达,至囊胚中期显著升高,原肠胚早期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心跳期最低,出膜前期再次显著升高。开口至背鳍形成期(共15 d),利用不同糖含量的饵料(饥饿、蛋黄、卤虫卵、微粒饲料)进行投喂。禁食组PG、GK基因持续低表达;与禁食组相比,三个投喂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并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在三个投喂组中,糖含量高的组(微粒饲料组和卤虫卵组)的PG、GK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蛋黄组(P<0.05)。在成鱼期的19个组织中,PG基因在前肠中表达量最高,中肠、肝胰脏、后肠、脑次之。GK基因在肝胰脏中表达量最高,脑、白肌、前肠次之。上述结果表明,GK基因在胚胎期就参与倒刺鲃的糖酵解,而此时PG基因并没有参与血糖调节。在开口摄食之后,PG和GK基因与饵料含糖量显著相关,并主要在糖代谢相关组织中表达。3.不同种类糖对倒刺鲃血糖、肝糖原、PG基因以及GK基因表达的影响灌服不同种类糖(葡萄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倒刺鲃血糖浓度与肝糖原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最终恢复正常水平。在灌服后1 h、3 h时,肝胰脏、前肠中可溶性淀粉组P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在灌服后5 h时,肝胰脏中麦芽糖组与可溶性淀粉组PG基因表达量比葡萄糖组高20%,在前肠中,5 h和7 h时麦芽糖组与可溶性淀粉组PG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比葡萄糖组高50%以上。在不同组织中,灌服可溶性淀粉组的GK基因表达量总是比葡萄糖组后达到最高点,并且都是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多糖比单糖能更好的被倒刺鲃吸收,引起高血糖,同时灌服多糖比单糖能刺激更多的GLP-1分泌。4.GLP-1对倒刺鲃血糖、肝糖原、PG基因以及GK基因表达的影响腹腔注射GLP-1多肽后,倒刺鲃血糖浓度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60 min时达到最高点,肝糖原含量持续增加。说明GLP-1多肽对倒刺鲃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最佳作用时间为60 min。在肝胰脏、前肠中,GK基因表达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都在60 min时达到最高点,比30 min升高1.2倍左右。在体外孵育时,肝胰脏和肠道中,随着GLP-1多肽浓度的增加,GK基因表达量增加,在60 min时GK基因表达量最高。综上结果说明GLP-1多肽在倒刺鲃血糖调节中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并且最佳作用时间与体内一样,都是60 min。
其他文献
草莓作为一种小浆果,色泽鲜艳,风味浓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同时生产周期短,效益高,近年来被广泛种植。产量和果实品质是决定生产效益的两个要素。‘艳丽’草莓是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良草莓新品种,但是在促成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和品质变化很大,因此,探索‘艳丽’草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艳丽’草莓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模式下,探究促进根系发育物质、疏果、定植时期、补光等对草莓植株长势
亲子关系作为影响儿童成长发展的一大要素,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核心,也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叙事主题。亲子关系能否成功构建决定了儿童文学译作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亲子对话之于亲子关系的构建意义非凡。《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国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说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亲子对话,作品传神地描绘出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与情感表达,展示出亲子间的温馨与美好。本研究以《草原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我国水稻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每年造成数亿元的损失。化学杀虫剂是目前防治二化螟的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长期依赖和不合理的过量使用,防治成本逐渐提高,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引发昆虫抗药性等问题。因此,构建新型绿色防控技术是势在必行的。筛选和利用抗虫品种,能有效控制害虫且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利用植食性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机制和
目的:端粒对基因组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端粒功能异常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包括G四链体在内的高级结构,会引起端粒功能障碍,阻碍端粒酶识别并抑制端粒延长,导致端粒缩短。研究表明,一些小分子配体可以结合并稳定该结构,引起端粒DNA损伤并抑制端粒酶活性,进而抑制癌症的发生。然而,我们发现端粒酶可以修复这些端粒异常。在这里,我们试图回答G4稳定性配体和端粒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是否可以诱导长期DNA损伤并抑制
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这其中大约50%为肺腺癌。由于肺腺癌病因尚不明确,且早期缺少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忽略,而治疗方法仍然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由此可见,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以及寻找合适的基因靶点对肺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后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的研究报道结果显示PRDM5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导致其在多种癌症中
硒元素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摄入过高或过低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邯邢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同时硒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对其进行土壤硒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富硒土壤资源,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对研究区多介质,土壤、地下水、大气降尘及农作物样品的采集及测试,分析确定邯邢地区硒含量水平,通过Arcgis圈定富硒土壤范围并探讨富
玉米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是半活体营养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不同营养阶段利用不同的致病策略造成病害。铁离子除了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和酶辅因子外,还参与调控
空气源热泵在我国清洁供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供暖时,往往会引起强烈的吹风感和干眼问题,如何提高热泵系统供暖热舒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空气源热泵墙面板供暖系统具有良好的热舒适性,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系统性能优化方面的实验研究。设计制作墙面板,结合变频技术搭建空气源热泵墙面板供暖系统实验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数据测量与采集装置,并计算实验台测量误差。对空气源热泵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和远距离成像的特点的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对军用和民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与预测,SAR成像在地形测绘、考古学、沙层、森林覆盖和侦察监视等其他方面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于SAR数据而言,研究成像算法进行成像处理是关键步骤,而且成像之后提高SAR图像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传统的SAR成像算法大多不适用于大斜视成像模式,而
教师反馈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许多研究比较了元语言反馈和直接反馈、间接反馈或其他不同方式写作反馈的效果,其中大部分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