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为了激发他们旅游的兴趣并吸引他们来中国旅游,大量的旅游资料需要正确的翻译成英语,因此汉英旅游翻译是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是,我国目前许多的翻译资料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没有从读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难以给游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起到吸引国外游客的作用。由此可见,旅游翻译是准确提供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探讨,从而提高旅游译文的质量。汉英旅游翻译旨在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从而达到吸引国外旅游者的目的。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汉英旅游翻译。功能翻译理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德国学者提出的“目的论”,美国翻译学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论”和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提出的“文本功能分类”等。他们这些理论都将翻译研究和语言功能系统地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翻译应用中,“目的论”可操作性较强,也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讨论旅游翻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以弗米尔的“目的论”为主,以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为辅,结合南阳武侯祠和省外部分典型旅游文本译例,探讨旅游翻译的现状和问题,提供翻译过程中可参照的标准和可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本篇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章简单介绍本文对旅游翻译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现在已经取得的成功和不足;第二章简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三章介绍了什么是旅游翻译、旅游语的文本功能和语言学特征、英汉旅游语言的比较对照和当前对旅游翻译的研究。第四章以翻译的文本类型、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等不同取向阐述了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研究。最后一章是对本研究成果及不足的一个总结。本文通过理论和例证的总结得出:功能翻译理论,特别是“目的论”可操作性较强,对汉英旅游翻译也更具有指导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应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来翻译旅游文本,以实现预期的翻译目的,从而使译文在交际中能够发挥其预期功能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