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石鲷微卫星性别特异标记筛选及子代家系的遗传分析

来源 :浙江海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条石鲷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主要分布在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因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条石鲷的人工养殖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为了条石鲷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野生资源的需要,本文从分子育种的实际需求出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开发多态微卫星标记;2.筛选性别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建立遗传性别鉴定方法;3.分析AFLP标记在亲代及子代家系的遗传规律,旨在为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态微卫星标记开发采用FIASCO方法构建了1个SSR富集文库:(CA)10从中挑取100个单克隆进行PCR鉴定,有70个是阳性克隆,阳性率是70%。挑取60个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获得49条序列含有微卫星,阳性序列比例为81.7%,对这60条序列进行自身比对,网上BLAST比对后,成功设计了17对引物,最终获得了了15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等位基因数从4到9之间。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处于0.267~0.767之间,平均为0.516;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0.395~0.859,平均为0.724。11个微卫星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5个位点均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2.性别连锁微卫星标记的筛选筛选到条石鲷性别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发现了雄性特异的等位基因,并针对该等位基因设计了特异引物,建立了基于微卫星技术的条石鲷遗传鉴别方法。此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可靠等优点,不仅对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鱼类性别控制和选择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3.AFLP标记在亲代及子代家系的遗传规律分析采用14对AFLP选择性引物在条石鲷家系中共扩增出528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27个,多态比例为42.9%。在227个分离的位点中,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位点共138个。偏分离的位点89个。分离比为3:1的位点共有118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2.9%。分离比为1:1的位点109个,占分离位点数的48.0%,14对引物检测到有效等位个数在1.1146~1.4326之间;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0.1393~0.1919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0836~0.1116之间。本研究结果为条石鲷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布朗葡萄藻生活在淡水与海水交汇的半咸水区域,是一种能够在细胞内积累多种油脂和碳氢化合物的微藻,这项能力使其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根据布朗葡萄藻细胞内积累的不同碳氢化合
细胞凋亡(Apoptisis),是生物体在生长、分化、发育和病理变化中通过基因编码的一个细胞主动自杀的过程。Caspase(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又称为半胱氨酸天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