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时空效应的道路交通事故建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llj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于掌握交通事故分布规律,预测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制定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完善交通安全规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空间尺度进行交通事故的建模与分析成为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具有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大量零值等特性,若在建模过程中忽略这些特性,将会严重影响交通事故模型的拟合性能和预测精度,甚至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既有研究在交通事故建模和分析过程中,往往局限于仅对上述单一特性提出解决方案。对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空间尺度来考虑交通事故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特别是同时还要解决数据中大量零值等特性的建模理论与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道路交通事故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综合考虑了交通事故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并进一步在微观层面考虑了数据中的大量零值和潜在异质性等特性,建立了相应的交通事故数模型,据此定量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横截面数据下考虑空间效应的宏观交通事故建模与分析基于横截面数据,运用网格划分方法把城市分为100个交通分析小区,提取各分析小区内交通事故数及出行兴趣点等变量,考虑交通事故数的空间相关性,构建了宏观层面交通事故数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结果表明,考虑空间相关性的空间误差模型优于空间滞后模型和一般线性模型;交通分析小区层面的交通事故数具有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更多的来自于误差项的关联。出行兴趣点对交通事故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医院数量和学校数量对交通事故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医院和学校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合交通流的管理与控制。(2)面板数据下考虑时空效应的宏观交通事故建模与分析基于面板数据,从宏观县域层面,提取了人口、区域面积、机动车保有量、收入以及未投保险人口占比等因素,考虑交通事故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效应,构建了交通事故数的变截距时间固定效应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变截距时间固定效应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交通事故空间相关性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事故数的影响。Moran’s I和Geary’s C检验结果证实,宏观县域层面的交通事故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Chow检验、LR检验和豪斯曼检验分析发现,交通事故数模型中应加入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且时间效应宜采用固定效应的形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变截距时间固定效应空间自相关模型最优,揭示了宏观层面交通事故的空间相关性主要来自于空间误差项的关联,其次小部分来自于交通事故数自身的相关性。此外,人口、机动车保有量、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占比、未投保险人口占比等变量的增加对应会发生更多的交通事故,而家庭收入中位数的增加则对应发生更少的交通事故。因此,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低收入地区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以降低低收入者对小汽车出行的依赖,减少道路上安全标准较低的机动车占比。(3)考虑大量零值问题和空间效应的微观严重伤亡事故建模与分析从微观路段层面,提取道路等级、平曲线等道路特征因素,并分析其对路段严重伤亡事故数的影响,同时针对严重伤亡事故的空间相关性和数据中的大量零值问题,建立了交通事故数零膨胀负二项空间模型和Hurdle负二项空间模型。结果表明,在大量零值的处理方面,零膨胀和Hurdle双状态模型优于标准泊松模型和标准负二项模型,且零膨胀模型要优于Hurdle模型;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的零膨胀负二项模型性能最优。此外,平曲线警示牌、交叉口警示牌的设置与严重伤亡事故数呈显著正相关,道路等级与严重伤亡事故数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机动车驾驶员应在设有警示牌的路段保持警惕、谨慎驾驶;而交通安全管理者应根据历史伤亡数据在事故黑点和路况较差的路段增设相关警示牌以提醒驾驶员安全行驶。(4)基于负二项Lindley时空效应模型的微观事故建模与分析针对双状态模型适用于严重伤亡事故而不适用于严重程度较低的交通事故的问题,从微观层面建立了路段总事故数的负二项Lindley时空效应模型,以处理路段总事故数的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和大量零值等特性与问题,分析道路特征因素对路段总事故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路段总事故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与标准负二项模型相比,负二项Lindley模型能较好的处理交通事故数据中的大量零值特性;同时考虑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一阶随机漫步效应的模型为最优模型。此外,对于允许超车路段,由于这些路段视距、路面条件比较好,其对应发生的总事故数更少。路段平曲线平均转弯角度、路口密度的增加对应总事故数的增加。因此,交通部门在道路规划设计阶段应在条件允许范围内限制平曲线转弯角度和路口密度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其他文献
热致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作为第三代OLEDs发光材料,其优秀的性能、强大的系统兼容性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给OLEDs照明和显示带来了新的活力。虽然目前TADF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发展迅速,但其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依然面临挑战,和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器件性能与材料和器件中激发态的形成、衰变、激子的动态行为等最基本物理过程紧密相关,当电子和空穴分别从有机发光器件的两极注入并相遇,形成单线态激子、三线态
随着我国隧道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性的日益突出,隧道塌方事故时有发生,给工程建设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隧道塌方的原因和防治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此必须针对隧道塌方安全性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掌握隧道塌方发生原因和机理、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对策,从而实现为塌方的有效预防、评估和处治提供依据,从根本上改善隧道施工安全现状。本文针对大断面隧道
视觉理解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人驾驶、卫星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面对实际应用中的视觉场景复杂性和任务特殊性,如何实现更加精准的多粒度视觉理解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现有视觉理解在小物体和语义边界区域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文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探究不同的上下文建模方法,对视觉理解关键技术中的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展开研究。本论文通过挖掘不同任务的上下文信息,提
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铁路领域的飞速进步和应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不断向着综合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安全计算机作为列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承载其大部分的安全功能,是一个典型的安全苛求系统。现代安全计算机正由传统的电子机械密集型向着软件密集型逐步过渡,软件所占比例逐步上升,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了模块化的概念。为了实现安全计算机的高容错能力,采用分区的方式实现不同分组的
人脸表情是人类沟通情感、调节气氛或与他人互动的最有效、最自然、最突出的方式。人脸表情识别在计算机视觉、情感计算和多媒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传统的人脸表情识别算法借助向量这一数据表示来刻画各类表情特征,不仅会造成人脸表情数据样本的空间结构信息丢失,而且会因为维数过高而产生小样本与维数灾难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引入高阶张量这一数据表示,并提出基于张量分解理论的三维人脸表情识别算法。一方面,
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我国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速列车运行数量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体系最全、运营场景和管理经验最丰富的高速铁路网。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的大幅提高和运输量的飞速增长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CTCS)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日益增多的列控、行车和地面等信息需要通过车地无线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交换。而
随着扬州市区老年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老年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通过对扬州市开放大学老年学员的受教育现状及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制约老年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探讨通过拓宽办学途径、设置多元课程、开发适需教材及建设师资队伍等策略,以进一步推进市区老年教育发展。
针对速度更快、载重更高的服役条件下,珠光体车轮失效问题增多、维护成本增加的现状,本文以Mn-Si-Mo系贝氏体车轮钢为研究对象,从“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材料学研究角度,通过成分、工艺和组织设计,进行新一代高性能贝氏体车轮的研发,以大幅提升车轮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服役表现。本文通过JMat Pro和Thermo-calc计算机软件模拟了不同合金元素含量对车轮钢连续冷却曲线、等温转变曲线、淬透性、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