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旨在采用伤灶局部亚低温、伤灶局部引流、蛛网膜下腔引流单独或联合治疗Sprague-Dawley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并观察脑损伤后伤灶区脑组织水含量、Na+含量、血脑屏障开放状况、TNF-α含量、自由基变化以及引流量多少,探讨其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研究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40g×30cm)造成Sprague-Dawley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伤后30min开始实施蛛网膜下腔引流、伤灶局部引流。采用干湿法测定伤灶区脑组织含水量,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其Na+含量;RT-PCR法检测伤灶区脑组织TNF-αmRNA含量,免疫组化测定其TNF-α蛋白含量。
伤灶局部亚低温、伤灶局部引流、蛛网膜下腔引流单独或联合对创伤性脑损伤均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由弱到强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组、伤灶局部亚低温治疗组、伤灶局部引流治疗组、蛛网膜下腔引流+伤灶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组、伤灶局部引流+伤灶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组。这种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直接引流出脑水肿液和脑脊液、减轻脑水肿,减轻或缩短伤灶局部及其周围血管反应、促进被破坏血脑屏障的早期修复,抑制炎性因子TNF-α表达,减少丙二醛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