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较好的作用,易于导入情境教学。本文在太极拳教学设计中,通过加入情境认知的感知、理解、深化和24式简化太极拳课程中太极拳动作学习的的泛化、分化、自动化交错互补,进而设计出有利于中学太极拳课堂的情境教学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选取温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两组共100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为期九周,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经统计两组受试者简化太极拳为零基础,教学设计以简化太极拳1-12式动作为教学内容,以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作为教学效果评价重点。教学结束由5名裁判对两组受试者逐一打分,最终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实验后对教学各项数据进行统计,运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结论:(1)实验组成绩平均分为7.33,对照组6.81,两组对比差异性极显著表明太极拳情境教学提高了中学简化太极拳教学效果。(2)实验后测中两组数据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性差异,焦虑、偏执呈显著性差异,表明太极拳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课余学习次数和教学满意度的显著差异是影响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4)太极拳情境教学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太极拳动作技术、掌握体育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等教学目标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表明在太极拳情境教学方法符合四项课程目标,适用于中学太极拳课堂。(5)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语言、音乐、实战、比赛、整合等情景教学手段利于太极拳教学内容的导入,使学生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在太极拳情境中了解武术、武德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提出建议:(1)情境教学设计时要按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将体育教学设计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使其具有层次性、有效性、可行性。(2)在太极拳课程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学生的兴趣、教学效率、练习进度等太极拳教学初始行为和特性。在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合理改变教学细节。(3)情境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音乐、实战、比赛等情境构建需要和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避免“为情境而教学”情况的出现。(4)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当以学科项目需要为总目标,再根据总目标和运动参与等四项课程目标设置教学目标,防止本末倒置、目标不明等教学问题产生。(5)教师在构建太极拳情境时,应当在教学内容中适当添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武术基本功内容,在学生练习太极拳的同时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