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研究及AFLP分子标记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麦与其它作物一样,适宜的杂交组合亦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关于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最近几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要更大范围将杂种小麦推向大面积生产,仍有诸多科学技术问题需要攻克,如:加强优势组合的更新与选育,尤其是高效制种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建立。由于小麦是白花授粉作物,播量大,繁殖系数相对较低。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地生产大量的杂种种子,是杂种小麦最终进入大面积生产的关键问题。多子房性状是我国新发现的小麦特异性状,具有明显的穗粒数优势,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繁殖系数。鉴于此,本文就小麦多子房性状,采用了传统的遗传分析、数量遗传分析、AFLP分子标记与筛选、多子房近等基因系选育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同时探索与研究了利用小麦多子房性状来提高杂种小麦繁制种效益的新途径,获得如下主要结果: 1.通过对多子房小麦分别与4个普通小麦正反杂交的F1,F1自交并与单子房普通小麦回交得到F2和BC1群体分析,发现F1全为多子房植株,F2分离,多子房植株与单子房植株比例为3:1;BC1分离,多子房植株与单子房植株比例为1:1。表明供试小麦的多子房性状是受制于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遗传。 2.对多子房小麦和4种普通小麦变种、10种山羊草属可育异质小麦间正反杂交F1、F2代的细胞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4种细胞质中,8种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具有明显的细胞质效应,使F1杂合显性多子房基因表达受阻,而F2纯合显性多子房基因能够表达。以此为依据,提出通过回交转育方法将小麦雄性不育和多子房性状二者巧妙结合来提高小麦不育系的繁殖系数,以及通过该方法解决化杀和三系途径在杂交制种面临繁殖系数低的问题(专利名称与受理号分别为:一种提高化杀杂交小麦繁制种效益的方法,200510096062.8;一种提高三系杂交小麦繁制种效益的方法,200510096301.X),促使杂种小麦的制种效益可明显得到提高。 3.对3个多子房小麦和8个普通小麦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表明:①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穗粒数和产量的遗传以各类互作效应为主:千粒重以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为主。②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株高、干粒重、穗粒数的GCA和SCA差异显著:单株产量GCA不显著。③多子房小麦间在株高、千粒重性状上GCA效应差异显著,以多Ⅱ和多Ⅲ较好:穗粒数性状多Ⅱ和多ⅢGCA均与多Ⅰ有显著差异,且属正向:单株产量GCA均末达显著水平。④GCA和SCA均与杂种优势有关,强优势组合选配中,要注意在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GCA基础上选择SCA高的组合。⑤四个性状依超标优势大小比较,优势顺序为:株高>穗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3个多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通过对液态深层发酵制醋的菌种、通风量、温度、浓度,流加酒精的时机、方法及剩余酒精的浓度与发酵进程的控制等进行试验,寻找最适条件,确定新的液态醋发酵工艺路线.结果表明
光纤偏振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插入损耗小,易与光纤系统连接等优点,在光纤相干通信系统.以及光纤相干传感系统中受到重视。文中系统地讨论了电磁挤压型、可旋转光纤线圈型、可旋转
利用冷态等温模化技术对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中分别改变二、三次风的旋流强度,以考察各射流的调节特性对燃烧器的空气动力场的影响.实验表
借鉴人类社会中的组织构造与演化机制,提出一种基于组结构的信誉机制——组信誉机制.通过组信誉评价和信誉驱动的组演化机制的结合,一方面使得信誉模型具有更好的自主元素行
随着家用电器数量的增多,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假冒伪劣的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无形的安全隐患.所以,对家用电器进行安全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并需要保证家用电
目的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子宫肌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
智慧交通云基于IaaS服务模式建立,为交通行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服务模式打乱了传统技术架构的人员安全分工及安全管控措施,存在安全失控的风险。为建立新的有效管理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资源的快速传播,促进了服务业高端化和经济服务化.在信息技术主导的产业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已经发展成为创新先导者,KIBS 创新是服务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