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已行TF-PELD和IL-PELD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效果,来阐述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PELD手术通路的选择标准。方法:对在我院行TF-PELD和IL-PELD治疗的50位L5-S1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均行MRI及X线片检查。对椎间盘类型、大小、位置、是否迁移、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髂骨高度和椎板间高度进行比较分析。对随访时间满1年的患者予量表收集评估临床疗效。术前术后均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测量评估患者疼痛,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回归工作时间间隔来评估患者功能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都有显著性提高,而两组间腰背部和腿部VAS评分以及ODI评分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TF-PELD组平均回归工作间隔时间为4.7±2.4周,IL-PELD组为4.2±1.5周。1年随访结果显示,TF-PELD组无一病人出现腰椎间盘复发、感觉异常或出行神经损伤症状,而IL-PELD组有1位病人复发,并且有2位病人出现术后局部感觉异常。两组病人回归工作时间、复发率相比都无显著性差异。TF-PELD和IL-PELD两组间在椎间盘类型、移位程度和椎间盘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在IL-PELD组中,腋下型椎间盘比例(17例,68%)高于肩上型(8例,32%)。另一方面,TF-PELD组肩上型(18例,72%)发病率比腋下型(7例,28%)高(P=0.01)。TF-PELD组(8例,32%)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比IL-PELD组(2例,8%)高(P=0.01)。9例(36%)高度移位病例接受了IL-PELD,而只有1(4%)例行TF-PELD(P=0.01)。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成功行TF-PELD取出突出的椎间盘。反应髂骨和L5-S1椎间盘解剖关系的影像学指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表明TF—PELD对于肩上型、中央型和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更好,而IL-PELD对腋下型和游离型突出椎间盘具有优势,对于迁移程度高的游离型突出椎间盘来说,IL-PELD比TF-PELD更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