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语言学家S.Krashen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了“监察理论”,包括五项基本假设。其中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合适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可以学好目标语,还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动机,自信心和语言焦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等途径,本人发现,焦虑研究理论多集中在通用英语研究上,对于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学术英语研究较少。而且,现有相关研究对象也多集中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英语焦虑情况,几乎没有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焦虑研究。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研究,了解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上的焦虑现状,并结合动机等因素,对学术英语写作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深一步论证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以对焦虑理论研究的对象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学术英语写作焦虑现象在英语专业研究生中焦虑程度及其影响。二,导致其焦虑的原因。三,其学术英语写作动机和焦虑的关系等。本文主要以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为观察对象,调查主要分为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两个部分。其中,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借用钟兰凤教授的EAP焦虑量表,该量表是对Horwitz制定的用于研究外语学习焦虑的 FLCAS(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FLCAS)量表的改编;问卷第二部分是笔者结合Horwitz改编的“英语写作焦虑量表”;第三部分是笔者基于“外语学习动机量表”改编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动机量表”。问卷以情感调查为主,并包含了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及83道选择题。个人访谈部分的问题,是笔者结合问卷分析结果,经导师指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所编制。调查的分析方法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调查之后根据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小范围的访谈,最后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其一,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回答了所提的三个研究问题:1,焦虑现状。大部分研究对象的二语学术写作焦虑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在焦虑的四个维度表现不同,其焦虑程度在四个维度的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回避行为,评价焦虑,使用焦虑和构思焦虑;2,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二语学术写作焦虑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包括有性别、年龄和家庭背景在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语言水平和个人性格等。其中,结合多重线性回归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语言水平和个人性格特征中的语言兴趣对焦虑的影响最大,且均呈负相关;3,动机和焦虑。就业发展、语言兴趣、成就感和学术兴趣等动机因素,和焦虑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二,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对未来研究做出了展望,以期对二语学术写作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