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石、蒙脱石层间原位合成纳米银、氧化锌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银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环保材料、抗菌和涂料等多种领域。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磁、光电、抗菌消毒、紫外线屏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性能和用途。 本论文采用化学还原插层法在高岭石层间制备了纳米银,首先研究了时间和温度对DMSO插层高岭石插层率的影响。接着以硝酸银层间取代,以高岭石的层间作为反应器来控制银粒子的大小,借由还原剂水和肼在层间还原出单质银,从而制备Ag/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由红外光谱研究可知,插层作用破坏了层间外羟基间的氢键,银的插入使得高岭石在2θ=38.1108°~38.3942°之间出现了一个陡峭Ag(111)的衍射峰。TEM研究表明,Ag已进入层间,但粒径分布较宽,为20-100nm。 采用水热插层法以DMSO/高岭石作为前驱体,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做分散剂,银氨层间取代,以高岭石的层间作为反应器来控制银粒子的大小,制备出Ag/高岭石插层复合物。XRD表明,PVP对高岭石进行了表面改性,促进了纳米银粒子在层间的合成,出现明显的Ag的(111)、 (200)、 (220)、(311)四个衍射峰,并且出现(111)方向上的择优生长。根据小角度出现的(001)衍射峰可知,高岭石层间距由0.716nm被扩大到4.53 nm。TEM直观地表现了银在高岭石层间的形貌,粒度分布范围为5-50nm。 用水热插层法以银氨作为插层体,分别以钠基和钙基蒙脱石做载体制备出Ag/蒙脱石插层复合物,XRD表明,纳米银在蒙脱石层间粒度很小,TEM直观地表现了Ag/蒙脱石(钠基)的形貌特征,纳米银粒径分布较均匀,大部分为1-3nm的小颗粒,个别颗粒达到12nm。 利用尿素燃烧放热同硝酸锌反应生成氧化锌的原理,以钠基和钙基蒙脱石做载体,层间原位还原,制备出ZnO/蒙脱石插层复合物。钠基蒙脱石层间距被撑大到2-23nm,表明氧化锌进入蒙脱石层间。 对高岭石来说,不加液态还原剂在层间合成纳米金属较加液态还原剂合成的分散性较好,颗粒尺度范围较小;对蒙脱石来说,钠基蒙脱石插层比钙基蒙脱石撑开层间距要大。
其他文献
为建立合理高效的人工草地,本研究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对内蒙古半干旱区人工草地进行周年野外定位CH4通量观测,实验设置三种不同放牧方式,分别为禁牧
氯碱污水是一种难生化处理的工业污水,本课题针对国家环保总局对中石化齐鲁分公司72万t/a乙烯扩建项目的污水回用800t/h的要求,将高含盐的氯碱污水单独分离出来进行处理达到《
  本文对复合厌氧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选择ABFR复合厌氧反应器对含盐有机废水进行了系统的厌氧生物处理研究。在盐度对于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ABFR复合反应器处理含盐有
钙钛矿结构氧化物薄膜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功能材料。镧系稀土锰氧化物La1-xSrxMnO3(LSMO)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电磁学性能和较大的磁电阻效应,使得其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本征Si(100)和掺杂n型Si(100)上制备钙钛矿结构La0.7Sr0.3MnO3薄膜,分析研究了沉积温度、退火、外加磁场对La0.7Sr0.3MnO3薄膜电磁特性的影响及气氛、温度、外
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类似,发展初期的中国,经济增加值还是主要依靠粗放型的物资与能源消耗。经过20年迅猛发展,中国工业发展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所带来的SO2排放和酸雨危害问题也
随着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导,传统中国文化获得复兴与发展,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勃兴.文章从研究灰塑艺术与祠堂关系的视角出发,提出理解灰塑艺术“原境”的方法论,以抓
本文通过对焦化废水的来源、特点、主要组成进行系统地分析;对目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及对石家庄焦化厂目前现有处理设备进行深入地认识后,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