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入境旅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anjie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围绕入境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力问题在各国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部分之一,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因此,对入境旅游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我国入境旅游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强弱的比较则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入境旅游行业的具体特点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用指数加以分析,并通过纵向与旅游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和横向与我国服务贸易中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发现影响我国入境旅游行业竞争力的几大因素并了解其现状与不足,结合前面的波特模型和影响因素,探寻并归纳了提高我国入境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并进行了展望。本文以我国入境旅游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了1997——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了相关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他们分别为出口优势变差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同时对我国入境旅游行业的基本情况、特点、结构、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国入境旅游行业较为突出的特征是:在空间结构上,我国已形成以港澳台地区、日韩和欧美国家为主的国际客源市场结构;人口学特征中,入境旅游者性别结构以男性占优势,但女性市场增长快;年龄结构中以中老年旅游者为主;职业结构以商贸、专业人员为主;在停留时间上,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停留时间日趋减少;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资源中的山水风光和旅游商品中的传统商品较感兴趣。鉴于国内外对入境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本论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国际竞争力”所涉及的诸多概念,对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际竞争力理论”。波特教授在其有关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钻石体系理论”中提出,影响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有六大类因素:产业组织、相关行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机遇以及政府。这一理论是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国发电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目前煤炭在火力发电能源构成中占95%以上。电力行业成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主要排放源,是造成大气污染,引起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这在我党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