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932年至1937年“绥西屯垦”这一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及其引发的社会影响,做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论述。论文不仅比较清晰地梳理了“绥西屯垦”这一大规模屯垦的历史过程,而且也对这次历史活动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所起的积极作用与造成的消极影响作了分析与评价。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了理论归纳、历史实证、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坚持了“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全文共7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六章为论文的主体,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导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进行介绍;对全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进行概括;对本研究所使用的基本史料和研究方法予以说明。屯垦,自产生以来就是历代统治者普遍选择的一种边疆统治模式。因其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一直被有远见的统治者所重视。为此,有关屯垦的研究历来较为活跃。但是,阎锡山“绥西屯垦”在有关屯垦的研究中没有涉及,而且在有关阎锡山的研究中也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对阎锡山“绥西屯垦”的背景、经过、成效、影响及作用等进行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论述,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客观公允的评价。力求弥补或推动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足,充实内蒙古近代史和中国屯垦史研究的内容。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探讨“绥西屯垦”的历史渊源,回顾绥远屯垦的历史沿革,即从清代之前一直到民国时期绥远屯垦的历史变迁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绥西屯垦”的历史背景;其次,论述“绥西屯垦”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土地的管理、屯垦的组织编制、组织管理制度等方面;然后,分析“绥西屯垦”取得的成效,其中主要成效为垦区农林牧业的经营与发展,屯垦队取得的其他成效有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实施水利与建设交通、创办文教卫生事业、建立屯垦新村及其组织等;最后,对“绥西屯垦”作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简要的评述,提出了基本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绥西屯垦”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其一,绥西地区丰厚的自然条件与悠久的开发历史为“绥西屯垦”创造了条件;绥西地区与山西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可分离关系为阎锡山在绥西组织屯垦提供了便利因素。其二,放垦蒙地是国民党政府贯彻始终的对蒙政策,鼓励放垦蒙旗土地的政策与舆论为“绥西屯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三,阎锡山“造产救国”的主张促成了“绥西屯垦”的产生。其四,“绥西屯垦”是积极响应国民党编遣军队政策的需要。其五,“绥西屯垦”是顺应抗日需求、充实西北边防的举措。由此可以看出,阎锡山“绥西屯垦”的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它是在一系列复杂的自然、政治、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绥西屯垦”客观上曾一度给绥西地区带来了暂时的繁荣。屯垦部队自1932年进入垦区进行垦殖后,不但扩大了垦地,还建立了农事试验场,试种农作物,引进农机,改良畜种;创立农事训练所,增进屯兵农业知识及技能;设农产合作社,以期农村经济流动;兴修水利,改善垦区水利条件;修筑垦区公路干线,以利交通;设学校,办医院;从生产入手创建塞外新村。特别是绥靖了地方治安,平息了河套多年来的匪患,稳定了社会秩序。从这些方面看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绥西屯垦”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阎锡山“绥西屯垦”是时代的产物,无疑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一,从动机上分析,“绥西屯垦”一开始就夹杂着编遣军队、保存实力的目的;其二,从组织实施上分析,由于不注意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出现了对当地蒙民的掠夺行径;其三,从结果上分析,由于受日军侵华的影响,屯垦的部分成果没有巩固下来;其四,从影响上分析,由于滥垦牧地,“绥西屯垦”加剧了绥西地区土地的沙化,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
其他文献
取材于民间传说创作的音乐作品《多情的格萨拉》,是一首G羽调的民族小调音乐,音乐旋律凄美婉转。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取材、结构和风格的分析,阐述了作品属于彝族民歌的情歌类音乐
本文以福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为背景,介绍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支持现状,剖析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围绕海洋经济产业链创新财政和金融
本文以岸基对海情报侦察雷达为工程背景,对距离、速度信息提取所涉及的旁瓣抑制算法和海杂波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在理论和仿真研究中所取
新文化运动尽管在青年学生和许多文化人中掀起了一阵旋风,却和广大现代劳动者没有直接关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确实有着极为强烈的心志伦理或意图伦理,但对中国和世界的
目前我们看到的《诗集传序》并非为通行本《诗集传》所撰写,而是朱熹此前为其"失败之作"《诗集解》写的序言。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处于朱熹思想转折期的过渡性文本,试图揭示此序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中心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和分析教材而不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只有少量实践的时间。因此,大部分学生很
以I-P-O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组织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定性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是一种染色体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能够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调控基因的复制、重组、转录等过程,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炎性反应等。近些
衣食住行构成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是生命的基本需求,"行"乃是上述三者的保障。当代中国语境中,乡下人进城后的衣食住行诉求的差异是城乡政治的表现。在"乡下人进城"小
近年来,随着纯净钢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连铸技术的发展,炉外精炼工艺与设备迅速普及。其中LF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水温度是LF精炼过程中的一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