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可归结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既然是长远发展,教学就不能只是“知识立意”,而更应注重能力发展与观念形成。近年来,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但一方面,对于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和可行的操作,现有的课程文件都没有做具体说明,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化学观念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相对匮乏。这些使得化学观念的培养比较滞后,测评缺乏理论依据,难以进行量化。“化学能量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查阅文献发现,相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潜在特质测量模型——Rasch模型,结合学习进阶,试图理清“化学能量观”内涵,构建出“化学能量观”测评的完整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践,测量和评价高中生的“化学能量观”。论文从五个部分展开,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了解并细致地分析相关背景,对Rasch模型在测评中的应用研究、化学基本观念的测评研究、学习进阶在化学学科的应用研究分别进行综述,寻找本研究的支撑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设计了关于中学化学“能量”知识的概念图,构建了“化学能量观”的学习进阶假设,从而建构起理论框架;第三部分,测量工具的开发与优化,涉及到问卷的编制、测量的实施、数据的建模、工具的质量分析以及项目的修正与改进;第四部分,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高中生“化学能量观”的发展状况和特征;第五部分,结语,呈现本研究的结论、启示,并反思不足。本研究开发的“化学能量观”的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构建的学习进阶大致反映了学生“化学能量观”的发展历程。通过测评,本研究揭示了高中生,特别是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化学能量观”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化学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