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_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分离技术是当今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而膜污染及膜组件昂贵的价格阻碍了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动态膜分离技术采用大孔径材料制作膜组件,降低了膜组件的造价,同时渗透性能更佳、抗污染能力也显著提高。因此,动态膜作为一项新型的特殊膜分离技术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研究者的关注。 试验选用25μm的PE(聚乙烯)无纺布为基材制成平板式膜组件,在体积为48L的反应器中采用A/O工艺进行小试试验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合适的膜通量和错流速度下稳定运行了45天,没有出现膜阻力急剧上升的状况。当进水COD为400mg/L,NH3-N为48mg/L,TN为71.2mg/L,TP为4mg几,硝化液回流比为2:1,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h时,对COD的去除率为94.87%,NH3-N的去除率为98%,TN的去除率为76.7%;活性污泥的浓度为3000mg/L,污泥龄为28d时,TP的去除率在45%左右,活性污泥浓度为2000mg/L,污泥龄为14d时。TP的去除率为65%左右,缺氧池中,由于NO3-N的存在,抑制了磷的释放,致使总体的除磷效果不佳。 通过压力阶梯法和工作曲线法比较研究,确定25μm无纺布平板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临界膜通量为30L/m2·h。临界膜通量作为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个特性,不同的污泥浓度时,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同通量下的运行试验证实,当通量小于30L/m2·h时,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可以稳定运行;相反,反应器的液位快速上升,跨膜压差增大。工作曲线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临界膜通量的方法。 采用惯性提升力和力平衡模型分析了动态膜形成前后膜表面颗粒受力情况,表明膜面错流速度是影响动态膜形成和过滤性能的主要原因。形成动态膜的膜面错流速度存在极限值,当错流小于1.5cm/s时,自生动态膜很快在无纺布表面形成,所需时间与错流速度成反比;当错流大于1.5cm/s时,自生动态膜无法在无纺布表面形成。当错流速度小于1.45cm/s,动态膜的过滤特性相对稳定;当错流速度大于1.85cm/s时,动态膜在剪切力较大处或薄弱处被破坏,而且无法恢复。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有良好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在一定的冲击负荷下,膜的出水通量会迅速下降,但是经过及时的曝气反冲洗,通量恢复情况良好。长时间运行后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单纯的曝气反冲洗对膜通量恢复基本没有效果,水力反冲洗可以去除大部分的凝胶物质,使膜通量恢复到初始状态的65%。
其他文献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种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相对位移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破坏形态
网壳结构广泛应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设计规范及分析方法的不同、杆件的锈蚀老化、荷载的变化等因素,使得对在役网壳结构受力性能分析以及加固方案研究成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钢结构住宅因具有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好、建筑造型美观、抗震性能优越等特点,因而得到了设计人员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
轻钢结构中,压型钢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具有很大的抗剪能力,其参与结构整体受力,对主体结构有加强作用,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空间整体性。这被称为压型钢板的蒙皮效应。本文分析了压
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自重轻、经济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来说,合理确定混凝土板的有效宽度是十分关键的。混凝土
黄土地区是我国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黄土体的稳定及工后沉降问题是黄土地区交通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等工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增加的同时,岩质隧道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岩质隧道根据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埋深、断面形状及尺寸、施工技术条件、工期等因素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经济、实用、美观等优点,因而在工业厂房、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
在冷成型钢结构中,如果考虑了板的蒙皮效应,将会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在国内的钢结构设计中,大多还是将板的蒙皮作用作为安全储备,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墙板、屋面板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同时又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混凝土。它具有优良的变形能力和抗离析性,在浇注过程中能够完全依靠自重作用自由流淌,穿越钢筋间隙填充模板空间,同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