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米氮平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氮平(Mirtazapine)是全球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NA)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5-HT)能抗抑郁药(NaSSA),它由荷兰欧加农(Organon)公司研制并于1994年上市,1996年6月通过美国FDA认证,已在70多个国家临床使用。具有与SSKI类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其不良反应轻,起效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目前,国内报道米氮平的合成工艺主要以1-甲基-3-苯基哌嗪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该路线表现出许多不足。因此,如何简便合成米氮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论文主要研究了米氮平及其中间体2-氨基-3-羟甲基吡啶,N-(2-氯乙基)-N-甲基-α-氯-β-苯乙基胺的合成工艺。 硼氢化物还原酯制备醇,是制备2-氨基-3-羟甲基吡啶一条经济可行的合成路线。以2-氨基烟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砜酯化、脱盐酸、还原合成了2-氨基-3-羟甲基吡啶。在酯化反应中,主要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缚酸剂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还原反应主要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体系和混合溶剂比例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三步收率为68.5%。 对N-(2-氯乙基)-N-甲基-α-氯-β-苯乙基胺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以N-甲基乙醇胺和氧化苯乙烯为原料,经亲核开环,氯代、碱化合成了N-(2-氯乙基)-N-甲基-α-氯-β-苯乙基胺,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溶剂选择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三步收率为74.5%。 研究了米氮平的合成工艺。以N-(2-氯乙基)-N-甲基-α-氯-β-苯乙基胺和2-氨基-3-羟甲基吡啶为原料,经胺烷基化、酸催化闭环制得米氮平。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选择,实验操作方式和萃取剂等因素对产物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两步收率为72.3%。米氮平总收率为49.5%(以2-氨基烟酸计)。在工艺研究的过程中,对各步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了IR、<1>HNMR谱图分析和鉴定。 该工艺具有步骤少,所用原料价格便宜,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等特点,为米氮平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药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生长发育和防治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药的药效与所含微量元素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比值有关。
甲基吡喃(2-甲基-5,6-二氢-2H吡喃)是许多天然产物及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尤其对于叶醇(顺-3-己烯-1-醇)的合成,这是因为甲基吡喃的开环反应能够保证产物的顺式结构,因此对于甲基吡喃的合成研究很有意义。在甲基吡喃的诸多合成方法中,以甲醛、间戊二烯为原料,Lewis酸为催化剂的Diels-Alder反应合成路线具有原子利用率高,转化率高等优点,在本文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根据反应的特点
本文对红松松塔中萜类成分的提取分离、组分分析、含量测定方法及松塔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松塔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定性和半定
N_2O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单分子增温潜势是CO2的298倍;同时N_2O还能严重的破坏大气臭氧层。研究发现NSR过程中有大量N_2O生成,因此研究N_2O的生成机理对于高性能NSR材料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了中低温条件下,Pt-BaO/Al_2O_3催化剂上NO_x存储还原(NSR)过程中以CO为还原剂时N_2O的生成机理,以及H_2O和NSR循环频率对N_2O生成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等体
本论文以分离自南海和北极海域表层海水样品的四株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相分类方法,详细研究了这四株细菌的表型,细胞化学组成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分类特征,最终基于分类
随着现代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酒店业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居住环境,打造和宣传酒店产品和服务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目光。目前经济型酒店已经
本文对沥青树脂的交联行为进行了研究。文章重点考察了2~5环芳烃模型物料,如萘、蒽、芘等,在合成树脂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研究中采用了溶剂萃取、高温裂解、分子蒸馏等方法对芳
早期的研究认为细胞坏死是不受信号通路调控的。然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一样同样存在着信号通路的转导。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