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当前部分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已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贫困群众,在总结国内外扶贫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其中教育扶贫不仅是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重点,更是治本之策。教育扶贫是在党的扶贫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十八大以前党的扶贫实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自身对贫困地区考察的经验总结,为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经典反贫困思想的精华,以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扶贫思想为指导,结合国际、国内情况的变化,旨在实现2020年脱贫新目标以及提升人民获得感而形成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扶贫思想。教育扶贫的目的、要求、着力点和重点四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教育扶贫的目的旨在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使贫困群众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实现人生出彩;教育扶贫的要求则表明必须发挥教师教育扶贫先行者的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教育,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的着力点阐述了包括扶志、扶智以及防返贫三个方面;教育扶贫的重点要放在“三个全面”以及“四个精准”两个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具有个体性和国家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客观性和能动性以及经济性和社会性的鲜明特质,要辩证统一的来把握。其理论价值,有公平正义、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和结果公正;其实践价值,有助于提高扶贫工作效用,实现彻底脱贫。在当下,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对我国教育扶贫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地方政府、高等院校以及其它社会扶贫力量具有指导启示,同时特别要发挥大学生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教育扶贫是脱贫工作的重要推手,是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我国整体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是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长效的基础,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思想工作,能够促进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提升他们脱贫的积极主动性,增强脱贫信心,是扶贫攻坚能够进一步推进的前提和基础。对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研究,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对于建设美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加速转型,导致了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现象。各类新型社会组织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它们在促进和谐社会构筑、推动经济科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先进性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重大影响,对于实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20世纪党和国家久经考验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当前需要问题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觉”,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鲜明的时代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资本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揭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它对于当代我
马克思曾指出:“男女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只有男人和女人处在一种自然、和谐、平等的关系中,才实现了所有人在地位上的完全平等。马克思把男女平等提升到全社会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