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重大变革会引起人们价值观的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也使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和社会运行的一种主观反映。通过对农民价值观变迁的研究,不但可以折射出我国农民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主观感受和行为趋势,反思社会运行的合理性,从理论上深化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反思我们在思维视角和理论实践中的误区,而且对于进一步明确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路,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为时代背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价值观发展变迁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如何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方法提出相关建议。论文首先交代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客观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国外一些国家和我国目前针对农民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依据,对价值观、农民价值观、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中国前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民价值观三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进而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历程划分为五个不同时期,分别研究了其农民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并对农民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体阐述,通过内在因素和外在社会动因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原因,为探讨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方法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最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引导中国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