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初步评价催乳合剂预防剖宫产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有效性,安全性,体现我国祖国医学治疗此病的应用优势,为患者提供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降低剖宫产产后缺乳的发生率,提高产后缺乳的治愈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方法: 在我院住院部(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妇产科),选取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分娩的病人40例,其辨证为气血虚弱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于产后第3天开始服药,治疗组予催乳合剂一次20ml,催乳颗粒模拟剂一次1袋,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对照组予催乳颗粒一次1袋,催乳合剂模拟剂一次20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续服药4天为一个疗程。用药后1,2,3,4天各访视一次。服药前及服药后第4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内分泌水平和安全性指标情况,并于服药期间每日观察两组患者泌乳量、乳房饱满度及相关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安全性指标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催乳素、雌二醇、泌乳量、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产后缺乳的痊愈率分别为55%、45%,总有效率分别为95%、8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05)。 2.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缺乳症状,痊愈率分别为65%、50%,总有效率分别为90%、80%,两组间缺乳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61)。 3.两组治疗前后乳房充盈度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25,均小于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后产妇乳房饱满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p=0.044,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产妇乳房充盈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4.两组患者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两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催乳激素(PRL)有上升趋势,雌二醇(E2)有下降趋势. 5.安全性指标测定:用药期间患者对两组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及过敏现象,两组治疗后血、尿、粪三大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四项,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均在正常范围内。产后42天复查,产妇康复状况及婴幼儿发育情况均无明显异常。 结论: 催乳合剂治疗剖宫产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具有明显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产后泌乳量、乳房饱满度及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伴随症状,且治疗过程无明显胃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