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法训练对儿童数字记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riccson等人提出熟练记忆理论(SMF,Chase&Ericsson,1981,1982)及长时工作记忆理论(LTWM,Ericssion&Delaney,1998,1999;Ericsson&Kintsch,1995;Ericsson,Patel,&Kintsch,2000)解释人类超常记忆现象,特定的编码方法和记忆策略对超常记忆形成很重要。近两年,胡谊等人对世界记忆大师的研究,发现记忆大师在数字材料的记忆上,会使用将数字进行分组、转化为图像或者编码为其他有意义材料的方法来记忆(Hu,Ericcson,Yang&Lu,2009;Hu&Ericsson,2012).张婧等人对世界脑力锦标赛冠军---王峰的实验研究发现王峰的数字记忆广度能够达到200的惊人水平,原因在于他所使用的“数字-图像”法(张婧,2012)。据王峰本人所述,如今的超常记忆能力多得益于对该方法的训练。然而,“数字-图像”法策略,究竟是否能在普通人群加以训练然后复制出记忆大师的超常记忆行为?这种策略的使用又会诱发哪些脑部区域以及ERP成分的变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本文选取25名平均年龄在12岁左右的青少年接受为期8天的“数字-图像”法记忆训练,并要求他们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各完成三个实验任务。实验的内容分别为:1,数字记忆广度任务;2,1分钟内4*5数字矩阵的记忆;3,20个数字串的快速记忆。其中前两个任务主要记录其回忆正确率和每个数字的提取时间,第三个任务主要记录被试在随机依次呈现的数字串的编码过程的ERP数据。目的在为了探讨图像法的训练对青少年记忆成绩的影响以及这种方法对记忆编码过程影响的ERP证据。结果发现:1,图像法的记忆训练,促进了被试在三个实验任务上行为表现的显著提高,即训练后三个任务的回忆正确率显著高于训练前;奇偶位置的反应时信息表现出“两两分组”的规律性变化。2,ERP的数据结果显示:后测奇偶波形的显著性差异分布在以中部脑区为主的广泛电极处;N700和FN400成分在前测更为强烈的峰值也主要分布在大脑中间部分,这与前人研究中所提及的“额叶中部区域激活对成功的使用某一记忆策略很关键”相符合。从大脑的地形图也观察到偶数位置比奇数位置在额叶部位更为强烈的激活。作者认为,记忆训练促进了记忆效率的提升,反应时数据支持了被试对数字进行“两个一组”的分组操作;推测N700成分可能与编码加工数字刺激时的图像化激活有关,至于额叶中部区域以及右侧额叶的激活与“数字-图像”编码之间的专门关系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探讨。
其他文献
在加工正性情绪时,前额叶左侧激活水平大于右侧,而正性情绪往往伴随着趋近动机。因此为了探索这种左前额叶相对激活现象反映的究竟是正性情绪加工还是趋近动机加工,文章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环境下,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跨文化交际和跨区域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成为
测量介损和电容时,为了避免桥体各元件的电容耦合作和常将各桥臂元件用金属屏蔽起来,这样,桥臂各点对屏蔽层之间存在了寄生电容,影响了测量结果,介绍寄生电容影响的消除 。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随着对新课改教材的进一步了解,特别对政治文明、经济成长、思想文化三个板块的关系逐渐有所认识后,自然不得已发其覆,新课改将知识板块化,并非将知识"碎
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教育观和考试制度方面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中日两国都十分重视高考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都不断致力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以期探
<正> 一、什么是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是研究群体活动的内部机制的理论,它以动态的和系统的观点,分析和研究群体中人与环境两个方面的诸多因素,及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和
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口众多、地形复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发展都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优内陆边疆地区、汉族人口聚居地区发展优于
不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性格也各异,班主任在与不同性格的学生接触、进行培养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倔强、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更要
"立马"本表示"停马、驻马",随着时间推移,意义和作用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本文从历时这一角度对"立马"进行分析,旨在找到它的演变轨迹,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韩国生活体育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生活体育在实践中有体育设施缺乏、财政贫乏、体育团体结构性问题的存在,通过分析韩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