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0(t)的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如今该病已遍及世界各水稻主产区,成为水稻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的产量损失。实践证明利用寄主抗性,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环保的途径,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迄今虽已发现30余个抗白叶枯病基因,但真正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并不多,并且曾经广泛有效地用于控制白叶枯病的Xa3和Xa4基因在国内外许多稻区已丧失抗性。因此,遗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PCR方法扩增到无信号肽无内含子的植酸酶phyB基因,PCR产物被克隆到pUCm-Tvector上,并进行测序,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相比有7个碱基不同,3个氨基酸不同,活性中心没有任何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流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传统的流媒体传输方式又存在种种缺陷:比如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瓶颈、可扩展性差等,CDN方式昂贵的成本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