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科的临床常见疾病,以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影响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及相关结构,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随着双轴诊断标准的提出,精神心理因素作为一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受到广泛的关注。精神心理因素与口颌系统疾病之间关系的证据主要来源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报道或问卷调查,目前尚缺乏来自动物相关实验研究的直接证据。本实验通过构建大鼠慢性束缚应激模型,研究心理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组织结构及髁突软骨中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寻精神心理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为口腔临床疾病的预防以及诊疗提供新的医学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将48只8周龄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配为两个大组(慢性束缚应激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4只。然后每个大组又分为慢性束缚应激14天、21天、28天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1、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心理应激模型,在慢性束缚应激后各个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状态与行为变化,测量体重,同时进行旷场实验并测定血清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以及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验证慢性束缚应激模型构建成功。2、在慢性束缚应激后各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分离其颞下颌关节进行HE染色,观察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组织学变化。3、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慢性束缚应激后各时间点,髁突软骨中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13,MMP-13)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TIMP-2)的表达。结果:1、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慢性束缚应激组的大鼠的体重均显著减轻(P<0.05),旷场实验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ACTH与CORT的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01)。2、对照组在实验各个时间点髁突软骨表面光滑完整,层次分界明显,软骨下骨骨小梁排列规则有序。慢性束缚应激14天,21天,28天后髁突软骨可见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及软骨下骨异常骨重塑,且随着时间延长病变愈发加重。3、慢性束缚应激21天,28天组大鼠髁突软骨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较各自对照组以及慢性束缚应激14天组显著升高。慢性束缚应激28天组大鼠髁突软骨中MMP-13表达水平均较相应对照组以及慢性束缚应激14天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可以使大鼠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表现出显著的抑郁样行为以及相关激素改变。2,慢性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组织结构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髁突软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以及软骨下骨异常骨重塑。且随着时间延长,病变程度加重。3,慢性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MMP-2、MMP-13及TIMP-2的表达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选用革兰氏阴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于成骨细胞样MC3T3-E1细胞模拟牙周炎的病理状态,体外分析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超声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LPS作用下的MC3T3-E1细胞活性和成骨分化的影响,从而探讨LGG超
目的:口面部肌筋膜痛患者可并发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等,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口面部肌筋膜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电压门控钙通道α2δ-1(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α2δ-1,Cavα2δ-1)作为电压门控钙通道的亚基,参与细胞表面钙通道的组装并调节通道的生物特性。现有研究表明,Cavα2δ-1是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之一。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
目的:牙本质发育不全等疾病常引起牙本质形成缺陷和牙本质结构丧失,导致牙体组织缺损和牙缺失等,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和美观。牙本质是牙齿的主体结构,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基质矿化形成。因此,研究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及其调控因素对深入认识牙本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进一步的牙本质再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和牙本质的形成受多种信号调控,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
目的:线粒体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主要提供者,线粒体功能紊乱将导致细胞生理发生改变,包括线粒体的形态变化——裂变和融合,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下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从而导致细胞凋亡。热休克蛋白(Heat S
目的:通过模拟建立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模型和颞下颌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后模型,用有限元法探究单侧颞下颌关节盘锚固定术对双侧关节生物力学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在2018年12月-2020年6月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医的颞下颌关节病及相关疾病的患者中,根据纳入及排除的标准,最终选取满足条件的50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龄在12~42岁之间,平均年龄(22.65±7.71)岁
目的:环状RNAs(circ RNAs)是一种新发现的非编码RNAs,在癌症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hsa_circ_000775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实验探究hsa_circ_0007755在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hsa_circ_0007755在OSCC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评估30对在OSCC组织样品和CAL27以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常见头颈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外科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已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但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仍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且其相关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丝分裂细胞因子6(Dedicator of cytokinesis 6,DOCK6),可作为非典型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激活Rho GTP酶进而调控细
目的:研究正畸初诊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患病情况,分析其与年龄、性别、骨面型的相关关系,评估临床体征及对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征象间关系,最终筛选出TMJOA患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情况,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差异,分析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T cell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T-SPOT.TB assay)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5年至2019年期间于我院就诊并进行结核感染筛查的银屑病患者,纳入行T-SPOT.TB检查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随访情况,比较T-SPOT.TB与其它检查的结果差异,并
目的: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导致炎症发生、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和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gingivalis是一种产黑色素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与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