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较快,治疗效果不理想,多数患者发展为缺血、坏疽,最终面临截趾甚至截肢,本文探讨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减慢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内分泌科室55例糖尿病不伴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将各个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其中P<0.05的因素列为危险因素,再将所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病程、高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异常、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血尿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剔除了年龄、病程、脂蛋白α、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因素(P>0.05),认为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较多突出的危险因素是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OR值分别是8.059和8.012,是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合并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以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最为显著。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得出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症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认为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尤其是降低载脂蛋白B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